-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超市商品积压与处理
积压商品识别与监控
积压商品识别标准
我公司结合商品周转周期、销售表现与库存占比,制定统一的积压商品识别标准,分类识别不同类型的滞销积压:
1.时间性积压识别
(1)商品入库后连续30天无销售记录;
(2)商品库存连续超过60天周转未达动销阈值(如周转率1);
(3)季节性商品跨季未动销且已过销售窗口(如夏季清凉用品入秋后仍滞留)。
2.销售率异常识别
(1)同类商品中,销售贡献低于所在子品类后30%水平;
(2)周度、月度销售断层超过3期以上,即可认定为“低动销品”;
3.库存占比异常识别
(1)单品在货架库存中占比超20%,但销售贡献不足10%的商品;
(2)库存积压金额连续两周期环比上涨且无促销配合计划的商品。
4.效期风险识别
(1)对于短保或冷链品类,系统预警“临期60天、30天、7天”;
(2)任一批次剩余保质期不足15%且库存未下降的商品即列入积压重点监管清单。
积压商品监控流程
我公司将依托智能化商品运营管理系统,结合运营人员巡查反馈,建立“系统监控—人工复核—动态更新”的闭环式监控机制:
1.系统自动标记
(1)系统每日扫描销售数据、库存数据、动销周期、效期预警,自动标记疑似积压商品;
(2)自动生成《疑似积压商品初筛清单》,推送至店长与陈列主管。
2.人工审核确认
(1)门店运营主管每周对系统清单进行人工核对,结合陈列情况、客群消费偏好等实际因素剔除误判;
(2)完成《积压商品确认表》,分为“处理建议中”“重点监控中”“临期处理中”三个处置等级。
3.动态更新机制
(1)商品一旦动销、参与促销、调出、清仓等触发状态变更,系统自动解除其“积压”标识;
(2)实现每日动态滚动识别、更新与管理。
积压商品分类分级管理
根据积压商品的性质、库存金额与销售潜力进行分级管理:
级别
标准
管控措施
一级积压
滞销期≥60天、库存金额大、已临期
启动促销清仓/打折处理流程
二级积压
滞销期≥30天、库存中等、无季节需求
降价销售、组合促销优先处理
三级积压
动销缓慢但仍在销售周期内
商品调位优化、活动带动尝试动销
预警机制与响应流程
1.系统预警等级设定
(1)黄色预警:动销异常,提醒关注;
(2)橙色预警:持续低销+库存偏高,建议处理;
(3)红色预警:严重积压或临期,立即行动处理。
2.响应机制
(1)门店对红色预警商品需在48小时内制定处理方案(促销/调出/下架/销毁)并上报备案;
(2)未处理完毕者由运营督导介入,限期整改。
积压商品的处理策略
处理策略的总体原则
1.先动销后清仓:尽可能通过陈列优化、位置调整、员工推荐等方式刺激销售,在不降价前提下优先推动动销。
2.先组合后折价:借助主题陈列、跨品类搭配进行促销组合,提升附加价值与消费吸引力,避免直接降价损失利润。
3.分类分级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程度、原因的积压商品制定差异化处理方案,精准化管理,避免一刀切处理浪费资源。
4.处理闭环监管:所有处理行为均纳入系统登记管理,形成“标识—处理—结果—复盘”全过程记录,确保积压治理可追溯、可评估、可优化。
不同类型积压商品处理策略
我公司将积压商品按属性和状态分为以下五类,并匹配具体处理方案:
积压类型
特征描述
处理策略
滞销商品
销量长期低迷、动销周期超90天
调整陈列位置、员工引导销售、搭赠组合促销、价格小幅让利
临期商品
剩余保质期不足20%,动销缓慢
设立“临期专区”专架陈列,进行限时特价销售或多件优惠
季节性商品
季节已过、关联需求下降,如夏季用品进入秋冬阶段
结合换季清仓大促销打折处理,或次年入库保存(需评估可行性)
高库存商品
单品库存量大、周转缓慢,占用仓储与货架空间
建立专属堆头、滚动特价、与畅销商品捆绑销售
新品试错失败
上市后反馈不佳、顾客接受度低、转化率差
快速调整上架区域,若2周内无明显改观则降价促销并反馈总部暂停采购
处理方式的具体措施
1.促销处理法
(1)限时特价:设置每日爆品、限时抢购机制,配合价签红标突出;
(2)买赠促销:滞销商品与高动销商品绑定,如“购买A赠B”;
(3)多件优惠:如“第2件半价”、“3件69元”,刺激多件转化;
(4)员工推荐:内部激励员工主动推荐,销售达标设立“积压品去化奖励”。
2.位置调动法
(1)将积压商品移至顾客动线黄金位置、端架或堆头区,提升曝光率;
(2)与节日陈列、主题专区结合,形成“情境式展示”吸引注意力。
3.联合处理法
(1)与供应商协商退货、调换或返利处理,尤其是新品销售失败的商品;
(2)与厂家/品牌方协同做二次推广活动,如“品牌焕新日”“库存限抢周”。
4.系统调拨法
(1)总部统筹调拨至动销较好的门店或电商平台分销;
(2)设立“库存调剂库”,匹配各区域库存结构与动销能力。
5.销毁报损法(最后处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