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香叶油(又名玫瑰香叶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00—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08-31发布
2017-01-01实施
发布
本标准代替GB11959—2008《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
本标准与GB11959—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香叶油(又名玫瑰香叶油)”;—香叶醇含量由“5.012.0”改为“2.012.0”。
GB1886.200—2016
前言
Ⅰ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相对密度(20℃/20℃)
0.882~0.899
GB/T11540
折光指数(20℃)
1.460~1.472
GB/T14454.4
旋光度(20℃)
-14.0°~-7.0°
GB/T14454.5
溶混度(20℃)
1体积试样混溶于3体积70%(体积分数)乙醇中,呈澄清溶液
GB/T14455.3
酸值(以KOH计)/(mg/g)≤
10.0
GB/T14455.5
酯值(以KOH计)/(mg/g)
50~80
GB/T14455.6
羰值
≤
58
GB/T14454.13—2008中第一法
特征组分含量,w/%
香茅醇
32.0~43.0
附录A
香叶醇
2.0~12.0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生长在中国的香叶(PelargoniumgraveolensHers.)的新鲜茎、叶中提取的食品添加剂香叶油(又名玫瑰香叶油)。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绿黄色或琥珀色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流动液体
香气
薄荷样香韵和玫瑰样香气
GB/T14454.2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香叶油(又名玫瑰香叶油)
GB1886.200—2016
1
附录A
特征组分含量的测定
A.1仪器和设备
A.1.1色谱仪:按GB/T11538—2006中第5章的规定。A.1.2柱:毛细管柱。
A.1.3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A.2测定方法
面积归一化法:按GB/T11538—2006中10.4测定含量。
A.3重复性及结果表示
按GB/T11538—2006中11.4规定进行,应符合要求。食品添加剂香叶油气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参见附录B。
GB1886.200—2016
2
附录B
食品添加剂香叶油气相色谱图及操作条件
(面积归一化法)
B.1食品添加剂香叶油气相色谱图
食品添加剂香叶油气相色谱图见图B.1。
8—α-松油醇;
9—甲酸香叶酯;10—香茅醇;11—香叶醇;12—丁酸香叶酯;13—惕各酸香叶酯;14—惕各酸苯乙酯。
图B.1食品添加剂香叶油气相色谱图
说明:1—顺式玫瑰醚;2—反式玫瑰醚;3—薄荷酮;4—异薄荷酮;5—芳樟醇;6—愈疮木二烯;7—甲酸香茅酯;
GB1886.200—2016
3
B.2操作条件
B.2.1柱:毛细管柱,长50m,内径0.25mm。
B.2.2固定相:聚乙二醇20000。
B.2.3膜厚:0.25μm。
B.2.4色谱炉温度:线性程序升温从65℃至230℃,速率2℃/min。B.2.5进样口温度:230℃。
B.2.6检测器温度:250℃。
B.2.7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2.8载气:氮气。
B.2.9载气流速:1.1mL/min。
B.2.10进样量:约0.2μL。
B.2.11分流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