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层析使用方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柱层析〔原理与装置〕

利用层析柱将混合物各组分分别开来的操作过程称为柱层析。柱层析是层析技术中的一类,依据其作用原理又可分为吸附柱层析(原理见第97~100页和第101~102页)、安排柱层析(原理见第91~92与94~95页)和离子交换柱层析等。其中以吸附柱层析应用最广。以下只介绍吸附柱层析的相关问题,其操作方法也可作为其他类型柱层析的参考。

吸附柱层析的器材(1)层析柱

图3-35 层析柱

试验室中所用的玻璃层析柱有两种形式:一是下部带有活塞的玻璃管,如图

3-35a所示,活塞的芯最好是聚四氟乙烯制作的,这样可以不涂真空油脂,以免污染产品。假设使用一般的玻璃活塞,则真空油脂要留神地涂薄涂匀。另一种是将玻璃管下端拉细,套上一段弹性良好的管子。这段管子必需是不能被淋洗剂溶解的,一般橡皮管一般不行充作此用,由于橡皮易被氯仿、苯、THF等溶剂溶胀,而聚乙烯管子对大多数溶剂是惰性的,所以常常使用。用一只螺旋夹掌握流速,如图3-35b所示。此外,薄膜塑料柱如图3-35c,因使用便利、节约淋洗剂、削减蒸发量等优点,应用日趋广泛。薄膜塑料柱总是以扁平成卷保存的,两侧常有很深的折痕。使用前需将裁取的一段薄膜管一端扎紧,另一端套在一段玻璃管上并用棉线扎紧。将这段玻璃管穿过一个单孔塞。然后将薄膜管放进一根又粗又长,下端拉细了的玻璃管,使塞子塞紧大玻璃管的口。用水泵自大玻璃管下端抽气,薄膜柱即因部压强大于外部而自行展圆。待装入吸附剂后在其下部扎几个小孔即可使用。层析柱的尺寸依据被分别物的量来确定,其直径与高度之比则依据被

1/6

分别混合物的分别难易而定,一般在1∶8到1∶50之间。柱身瘦长,分别效果好,但可分别的量小,且分别所需时间长;柱身短粗,分别效果较差,但一次可以分别较多的样品,且所需时间短。假设待分别物各组分较难分别,宜选用瘦长的柱子,假设要处理大量的较易分别的或对分别纯度要求较低的混合物,则可选用粗而短的柱子。最常使用的层析柱,直径与长度之比在1∶8到1∶15之间。

吸附剂柱层析中最常使用的吸附剂是氧化铝或硅胶。其用量为被分别样品的30~50倍,对于难以分别的混合物,吸附剂的用量可达100倍或更高。对于吸附剂应综合考虑其种类、酸碱性、粒度与活性等因素,最终用试验方法选择和确定。市售氧化铝有酸性、碱性和中性之分。酸性氧化铝是用1%盐酸浸泡后,用蒸馏水洗到其浸出液的pH值为4,适用于分别酸性物质;碱性氧化铝浸出液的pH值为9~10,用以分别胺类、生物碱与其他有机碱性化合物。中性氧化铝的相应pH值为7.5,适合于醛、酮、醌、酯等类化合物的分别以与对酸、碱敏感的其他类型化合物的分别。硅胶没有酸碱性之分,可适用于各类有机物的分别。柱层析所用氧化铝的粒度一般为100~150目,硅胶为60~100目,假设颗粒太小,淋洗剂在其中流淌太慢,甚至流不出来。氧化铝和硅胶的活性各分五个等级(见表2-5)。哪个活性级别分别效果最好,要用试验方法确定,而不是盲目选择高的活性级别,最常使用的是Ⅱ~Ⅲ级。假设吸附剂活性太低,分别效果不好,可通过“活化”来提高其活性。所谓“活化”就是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吸附剂所含的水分,提高其吸附活性的过程。通常是将吸附剂装在瓷盘里放进烘箱中恒温加热。“活化”的温度和时间应依据分别需要而定。氧化铝一般在200℃恒温4h,硅胶在105~110℃恒温0.5~1h。“活化”完毕,切断电源,待温度降至接近室温时,从烘箱中取出放进枯燥器中备用。有的样品在活性高的吸附剂中分别效果不好,可将吸附剂放在空气中让其吸取一些水分,分别效果反而好一些。此外,一些自然产物带有多种官能团,对微弱的酸碱性都很敏感,则可用纤维素、淀粉或糖类作吸附剂。活性碳是一种吸附力量很高的吸附剂,但因粒度太小

而不常用。

淋洗剂

淋洗剂是将被分别物从吸附剂上洗脱下来所用的溶剂,所以也称为洗脱剂或简称溶剂。其极性大小和对被分别物各组分的溶解度大小对于分别效果格外重要。假设淋洗剂的极性远大于被分别物的极性,则淋洗剂将受到吸附剂的猛烈吸附,从而将原来被吸附的待分别物“顶替”下来,随多余的淋洗剂冲下而起不到分别作用;假设淋洗剂的极性远小于各组分的极性,则各组分被吸附剂猛烈吸附而留在固定相中,不能随流淌相向下移动,也不能到达分别的目的。假设淋洗剂对于被分别物各组分溶解度太大,被分别物将会过多、过快地溶解于其中并被快速洗脱而不能很好地分别;假设溶解度太小,则会造成谱带分散,甚至完全不能分开。常用溶剂的极性大小次序也因所用吸附剂的种类不同而不尽一样,第99~100页给出了在硅胶和氧化铝柱中常用溶剂所表现出的极性次序,可作为选择溶剂的参考,首先在薄层层析板上试选(见图3-40)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