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共进构建中部崛起新引擎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研究
研发部周美玲郭佩
摘要:
201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概念正式提出,此后建设工作稳步推进。该城市群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涵盖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多个城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2%,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城市引领的三大都市圈,依托装备制造、原材料加工、高新技术等产业,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周边城市发展特色产业,与中心城市形成产业互补。为强化城市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强省际协商协作,三省建立省会城市会商机制,在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积极开展互联互通,并合作治理生态环境。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将继续秉持协同联动、共建共享理念,充分发挥三省优势与特色,以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为引领,着力优化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群结构,持续增强经济与人口承载能力,全力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迈向新高地。届时,长江中游城市群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助力中部地区崛起,乃至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概念起源及范围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概念起源1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建是在国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2002年,武汉城市圈启动,开启了九城一体的区域发展新篇章。此后,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相继成立,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提升了这两个城市群的发展战略地位。2011年,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构成的“长江中游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此后,“长江中游地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等概念相继出现,并逐渐演变为“长江中游城市群”。201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中,“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概念正式提出,标志着其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单元进入国家规划视野。
1详细发展过程见附件。
2014年,《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极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战略地位和目标确定。2015年,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为城市群的落地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获得国务院同意批准,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五年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指明方向,长江中游城市群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范围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长江中游水系发达,拥有汉江、洞庭湖水系(湘江、资水、沅江、澧水)、鄱阳湖水系(赣江、抚河、信江、鄱江、修水)。长江中游城市群依托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和水系,以水为系带串联起一颗颗城市明珠。在长江沿线上,长江中游城市群西起宜昌,东至九江,串联了荆州、岳阳、咸宁、武汉、黄冈、鄂州、黄石等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北接汉江中游的襄阳,以汉江为系带串联了荆门、天门、潜江、仙桃和孝感;南至湘江中游的衡阳和赣江中游的吉安(部分区县),以洞庭湖水系串联了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娄底、益阳和常德,以鄱阳湖水系串联了南昌、鹰潭、景德镇、上饶、抚州的部分区县、萍乡、宜春、新余和吉安的部分区县。
图表1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范围图
资料来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产业运行状况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基础雄厚,GDP总量占全国的9.2%
202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GDP总量达到12.42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9.2%。重点城市如武汉、长沙和南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先锋作用,特别是武汉,作为该地区的核心城市,其GDP总量达到2.11万亿元,在全国位居第9,处于全国城市前10的行列。长沙GDP总量1.53万亿元,同比增长5.0%,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15位,是长株潭都市圈的经济增长极。南昌2024年GDP稳步增长,为7800.37亿元,在南昌都市圈中发挥着龙头引领作用。
从省级数据层面来看,2024年鄂湘赣三省GDP总量分别为6.00万亿元、
5.32万亿元、3.42万亿元,在全国各省份中分别排名第七、第十和第十五位。三
省内地级市经济发展方面,湖北省10个地级市GDP均值为5143.23亿元,其中武汉是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EI&AI职场现状报告.docx
- iR-2025年第11周-服饰行业周度市场观察.docx
- iR-2025年第11周-跨境出海行业周度市场观察.docx
- 餐饮行业月度观察报告(2025年3月).docx
- 初创企业网络安全手册-中文.docx
- 大湾区行业发展指数报告2024-团结香港基金大新银行.docx
- 洞悉人货场,数驱高增长——位置大数据产品零售行业应用与实践案例-腾讯云.docx
- 工业5.0的使能技术:欧洲技术领导者研讨会结果报告(2020).docx
- 海南自贸港税收优惠“强磁场”案例解码.docx
- 基于对150家美国零售商的调查.docx
- 2012-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中语文汇编:词类活用.pdf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市场优化算法_(28).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分析.docx
- 医院培训课件:《俯卧位通气的护理》.ppt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电力市场基础理论.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9).电力系统运行与能效优化.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5).电力市场与环境影响分析.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电力市场基础与原理.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4).电力市场改革政策与影响.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运行优化_(4).电力系统运行基础.docx
- 2025年航运行业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