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B0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615—2018
食用菌菌丝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蛋白酶活力检测技术规程
2018-06-19发布2018-09-19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41/T161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维丽、康源春、袁瑞奇、孔维威、张玉亭、胡素娟、刘芹。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段亚魁、宋志波、徐柯、崔筱、孟庆涛、韩玉娥。
1
DB41/T1615—2018
食用菌菌丝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蛋白酶活力检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检测食用菌菌丝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蛋白酶活力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用菌菌丝培养过程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蛋白酶活力的定性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2016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1—2006化学试剂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紫外和可见光部分)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GBT23874—2009饲料添加剂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GB/T28715—2012饲料添加剂酸性、中性蛋白酶活力的测定分光光度法NY/T912—2004饲料添加剂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羧甲基纤维素酶(CMC)活力单位
在37℃,pH值为5.5,每分钟从浓度为0.8%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水解产生1mmol葡萄糖所需要的酶量为1个酶活力单位(U)。
3.2
木聚糖酶活力单位
在37℃,pH值为5.5,每分钟从浓度5mg/mL的木聚糖溶液中水解产生1μmol葡萄糖所需要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
3.3
蛋白酶活力单位
在40℃,相应pH值(中性蛋白酶pH值=7.5,酸性蛋白酶pH值=3,碱性蛋白酶pH值=13)1min水解酪素产生1μg酪氨酸所需要的酶量为1个酶活力单位(U)。
3.4
漆酶活力单位
在室温(25℃~30℃),pH值为5(0.08mol/L醋酸钠缓冲液)条件下,每秒钟氧化1mmol的0.5mmol/L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活力单位(U).
4仪器与设备
2
DB41/T1615—2018
分光光度计,波长350nm~800nm;pH计:精度为0.01pH单位;
分析天平:精确至0.0001g和0.01g;数显恒温水浴锅:精度为±0.1℃;
磁力搅拌器:温度范围5℃~200℃;移液器:500μL~1000μL;
冰箱:0℃~20℃.
5试剂与溶液
5.1试剂与水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5.2羧甲基纤维素酶(CMC)测定试剂与溶液
按NY/T912—2004中5.1、5.2、5.3、5.4、5.4、5.6、5.7的规定配制。
5.3木聚糖酶测定试剂与溶液
按GBT23874—2009中4.1、4.2、4.3、4.4、4.5、4.6、4.7的规定配制。
5.4蛋白酶测定试剂与溶液
5.4.1碳酸钠溶液(Na2CO3)0.4mol/L
称取无水碳酸钠(Na2CO3)42.4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5.4.2三氯乙酸(CCI3·COOH)0.4mol/L
称取三氯乙酸65.4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5.4.3氢氧化钠溶液(NaOH)0.5mol/L
按GB/T601—2016的规定配制。
5.4.4盐酸溶液(HCl)1mol/L及0.1mol/L
按GB/T601—2016的规定制备配制。
5.4.5磷酸缓冲液
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04·12H20)6.02g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0)0.50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0mL,用p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J41∕T 224-2019 城市地下道路养护维修作业安全技术标准.docx
- DBJ41∕T 234-2020 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标准.docx
- DBJ41∕T 184-2020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75%).docx
- DBJ41∕T 218-2019 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标准.docx
- DBJ41∕T 208-2018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标准.docx
- DBJ41∕T 187-2017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透水铺装应用技术规程.docx
- DBJ41∕T 233-2020 城镇道路地下病害体探测技术标准.docx
- DBJ41∕T 112-2019 混凝土保温幕墙工程技术规程.docx
- DBJ41T 100-2015 河南省砌块墙体自保温体系技术规程.docx
- DBJ41∕T 162-2016 高压细水雾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