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12_T1088—2021_地理标志产品宝坻大蒜_天津市.docxVIP

DB12_T1088—2021_地理标志产品宝坻大蒜_天津市.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CCSB36

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1088—2021

地理标志产品宝坻大蒜

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Baodigarlic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1088—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宝坻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丽萍,刘会云,马钟艳,付连军,杨阳,郑海珊,郑之伟,吴学义。

I

DB12/T1088—2021

地理标志产品宝坻大蒜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宝坻大蒜的保护范围、产地环境、品种、种植技术、产品质量、标志等

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宝坻大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5009.10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地理标志保护范围

见附录A。

5.1

土壤PH值6.37~8.6,全氮含量0.072%~0.223%,平均有机质含量15.0g/kg~36.0g/kg,土壤中富含

5.2

1

DB12/T1088—2021

地域环境特征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之中四季分明,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全年平

均气温11.6℃。年均降水量612.5mm,历年无霜期平均在184d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2480h。

6.

品种

6.1

感官特征

主要分为红皮大蒜和白皮大蒜。红皮大蒜以6瓣为主,茎盘上围成一轮,瓣大、均匀,洁白鲜嫩,

肉质肥厚,蒜头单重50g左右,口感香辣绵长,风味独特;白皮大蒜外围一圈马牙型大瓣,内含小蒜瓣,

蒜叶鲜绿挺拔,不抽苔,只长蒜头和茎叶,肉质脆嫩,辣味浓香。

6.2

理化指标

见表1。

表1

宝坻大蒜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0.14

≥6.29

≤0.7

还原糖(%)

抗坏血酸(mg/100g)

粗纤维(%)

蛋白质(g/100g)

硒(mg/kg)

≥8.42

≥0.162

≥1172

6.3

按NY/T1278中规定方法执行。

按GB5009.86中规定方法执行。

按GB/T5009.10中规定方法执行。

按GB5009.5中规定方法执行。

按GB5009.268中规定方法执行。

按NY/T1800中规定方法执行。

2

DB12/T1088—2021

7.1

整地施肥

深翻土壤25cm~30cm,每667㎡施充分优质腐熟有机农家肥4000kg、磷酸二胺20kg~25kg、硫酸钾

20kg。

7.2

播种

在2月底~3月上旬土壤表层解冻后,10cm地温稳定在5℃以上时进行播种。栽种密度为30000株/667

㎡左右。

7.3

田间管理

幼苗6~8片时,蒜种自身养分逐渐耗尽,在退母前一周进行浇水追肥,可追施尿素10kg/667㎡~

15kg/667㎡。蒜苔伸长期和鳞芽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加强肥水,追施硫酸钾10kg/667㎡。蒜苔收货

后,及时清除杂草,每667㎡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kg、磷酸钾10kg,收获前5~7天停止浇水。

7.4

病虫综合防治

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充分保护利用天敌。严禁

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大蒜主要病害有叶枯病和紫斑病,叶枯病发病初期可使用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400~500倍液喷雾,每隔7~10d一次,连续3~4次。紫斑病发病初期可用30%异菌脲800倍液或15%噻霉

酮1000倍液喷雾,每隔10~15d一次,连续2~3次;大蒜虫害主要有葱蓟马和蒜蛆,葱蓟马可用37%联苯·噻

虫胺悬浮剂20ml/667㎡兑水15kg喷雾防治。蒜蛆可喷洒22%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1000倍

液喷雾防治。

7.5

蒜叶枯萎,假茎变软,即可收获。蒜头收获后,就地晾晒,自然风干,避免阳光直射,待蒜秸干后

再行堆垛,注意防雨。

7.6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专人做好化肥、农药、灌水记录。准确清楚地记录化肥、农药的名称、用量及

使用日期,并保存好生产记录本,防止记录的损失或丢失;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

文档评论(0)

TDCQ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大学毕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