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13_T1376-2011_兔球虫病防治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VIP

DB13_T1376-2011_兔球虫病防治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30

DB13

B41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376—2011

兔球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1376—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佩国、李蕴玉、张香斋、张艳英、贾青辉、张文香、陈娟。

I

DB13/T1376—2011

兔球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兔球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养兔场(户)、动物疫病诊疗单位对兔球虫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5027

NY5130

NY5131

无公害食品

无公害食品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肉兔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肉兔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5132无公害食品肉兔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NY/T5133无公害食品

肉兔饲养管理准则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病原

兔球虫有11种,其中致病力最强的有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黄艾美耳球虫(E.flavescens)、

肠艾美耳球虫(E.intestinalis);致病力中等的有大型艾美耳球虫(E.magna)、中型艾美耳球虫(E.media)、

穿孔艾美耳球虫(E.perforans)、梨型艾美耳球虫(E.piriformis)、无残艾美耳球虫(E.irresidua);致病力轻

微的有小型艾美耳球虫(E.exigua)和维氏艾美耳球虫(E.vejdovskyi);无致病性的为盲肠艾美耳球虫

(E.coecicola)。

4.1.2球虫卵囊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双层囊壁,表面光滑。孢子化卵囊内有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

内含2个子孢子。

4.1.3兔球虫的发育分为裂体增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裂体增殖和配子生殖在家兔肠黏

膜或胆管上皮细胞内完成,而孢子生殖在外界环境中完成。

4.1.4除斯氏艾美耳球虫寄生在胆管上皮细胞引起肝型球虫病外,其余均寄生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引起

肠型球虫病。临床上多为斯氏艾美耳球虫和寄生于肠道艾美耳球虫混合感染引起的的混合型球虫病。

1

DB13/T1376—2011

4.2流行特点

4.2.1

发病日龄

各龄期的家兔均有易感性,但以1~3月龄的幼兔最易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成年兔发病轻微,

多为带虫者,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4.2.2

发病季节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河北省常以7~9月份温暖多雨季节最易流行。

4.2.3传播途径

病兔或带虫兔是主要的传染源。鼠类、蝇类和其它昆虫可机械地散播卵囊。仔兔主要通过食入母兔

乳房上沾污的卵囊而感染,幼兔主要通过食入污染卵囊的饲料、饲草和饮水而感染。

4.3

临床症状

4.3.1

肝型球虫病

a)被毛蓬乱无光泽,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发育停滞、消瘦。

b)可视黏膜苍白,或轻度黄染。

c)后期腹泻、便秘交替发生,伴有腹胀,出现痉挛或麻痹等神经症状。

4.3.2

肠型球虫病

同时具有肝型和肠型球虫病的临床表现。

a)肝脏肿大,肝脏表面和实质内有粟粒至豌豆大白色或黄白色结节。切开结节,流出乳白色、浓

稠物质,混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球虫。

b)腹腔积液。

a)因致病球虫种类而异,可在小肠和大肠发现病变。急性肠型可见十二指肠扩张、肥厚,黏膜充血、

出血。小肠内充满气体和大量微红色黏液。

b)慢性肠型可见肠黏膜呈灰色,肠黏膜上(尤其是盲肠蚓突部)有小而硬的白色结节,有时可见化

脓性坏死灶。

2

DB13/T1376—2011

4.5

病原学诊断

4.5.1粪便内病原检查

饱和盐水漂浮法,取新鲜粪便2g放在研钵中,加入10倍量饱和盐水,搅拌混和均匀,用粪筛或

纱布过滤,弃去粪渣,滤液静置30min,使卵囊集中于液面,用直径0.5cm~1cm的金属圈水平沾

取液面,镜检可见大量球虫卵囊。

4.5.2肠、肝组织病原检查

取病变明显的肠道,纵向剪开,取少许肠内容物,直接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覆以盖玻片镜检,凡

在一个视野(400×)超过三个卵囊者,可定为球虫病。或取肝脏上的黄白色结节,放在研钵内,加适

量磷酸盐缓冲液,充分研磨,取1滴研磨液在载玻片上,覆以盖玻片镜检,可发现大量的裂殖体、裂殖

子、球虫卵囊。

5

防治措施

5.1

保持养兔场清洁卫生

5.1.1保持兔舍干燥、通风良好。饮水器、草架固定

文档评论(0)

TDCQ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大学毕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