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拒绝暴力
让校园成为温暖的家
目录
校园欺凌的特点
受害者往往因为害怕被报复、担心被嘲笑等原因而不敢向老师、家长或同学求助。这种难以求助的情况会导致受害者长期处于被欺凌的状态,心理创伤不断累积。
校园欺凌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即使欺凌行为被制止,受害者也可能会留下长期的心理创伤,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校园欺凌行为既具有隐蔽性,又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公开性。例如,一些欺凌行为可能发生在隐蔽的角落,但也可能在教室、操场等公开场合发生,这种矛盾性增加了发现和处理欺凌行为的难度。
欺凌行为可能会通过模仿而传播。例如,一个学生看到其他同学实施欺凌行为后,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从而导致欺凌行为的扩散。
校园欺凌案例分析
某县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6名高二女生持刀威逼5名学妹脱光衣服集体猥亵。6名涉案女生被当地警方刑拘。
案例启示:打人的孩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而被打的孩子,从案发后8个月时间里,始终是把自己关在家里的屋子里,不出来,心理伤害更重。
学生陆某某因持续校园欺凌、抱团孤立、精神折磨而跳楼,陆某某父母认为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存在严重过错,诉请学校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学校向法院提供下列证据证明其对于学生的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对学生在安全教育、校园欺凌事件及其突发问题等均设置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学校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不存在管理上缺陷与过失。
2015年,四川省某学校高中学生段某因被他人强行收取“保护费”,遂纠集30余名在校学生和社会闲散青年成立“地下学生会”,通过暴力、威胁手段强行向同学出售香烟,收取“保护费”,逐渐演变为校园欺凌团伙。
2015年9月,甘肃省某县中学高三学生高某某因看到同学将自己的照片“丑化”并发布在网上,遂购买毒鼠药投入班级饮用水保温桶中,后主动告知大家,未造成人员伤亡。
校园欺凌的表现行为
群体欺凌是指多个学生共同对一个或多个学生实施欺凌行为。
集体排挤:一群学生联合起来排斥某个同学,使其无法融入集体。
集体威胁:一群学生一起威胁受害者,使其感到害怕。
恶作剧:故意捉弄受害者,如在书包里放虫子、在座位上倒水等。
冷暴力:故意忽视受害者,不与其说话,使其感到被冷落。
心理暗示:通过言语或行为暗示受害者无价值或不受欢迎,使其产生心理负担。
人肉搜索:公开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使其受到骚扰。
恶意评论:在受害者的社交媒体账号或帖子下发表恶意评论,使其感到难堪。
网络暴力: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多人对受害者进行攻击,形成网络暴力。
高年级学生:更倾向于言语攻击和心理攻击,如传播谣言、孤立排挤等。
跨年级欺凌: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利用年龄优势进行欺凌。
如何杜绝校园欺凌
独自面对时一个人遇到突发霸凌状况,要尽快走开。通常施暴者只是借机发泄不快,如果你没有反应,对方往往不会再纠缠。如果对方突然出手或者追逐,立刻向最近的人群奔去。如果实在不能避开,气势上不能软弱,施暴者总选那些看上去比自己弱的人下手,目光要坚定,保持沉着冷静,腰杆也要挺得笔直,传递出“我也不好惹”的信息,或者直接告诉对方“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老师知道了会批评你的”。
作为学生
1、保持镇定。
2、求救,上学和放学路上要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单独一人行走。
3、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如遇危险情况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先,尽可能拖延或者先满足其要求,事后再向老师或家长报告。
作为受害学生家长
1、直接与孩子讨论。孩子会因羞耻尴尬不愿谈论要适时鼓励,让他们知道可以信任你,随时可以
得到你的协助。
2、及时与老师和学校沟通反馈具体情况,加强孩子的行为关注及心理疏导。
作为施暴学生家长
1、清楚地告诉孩子你不能容许这样的行为,决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类的理由。
2、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
3、增强对孩子活动的掌控,花时间陪孩子并为他们制定规范。
谢谢大家的
倾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