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13《卖油翁》教学设计.docx

七下13《卖油翁》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下13《卖油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卖油翁》位于统编语文教材七年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是一篇教读课文。本文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笔记小说《归田录》中记述的一则故事。故事篇幅短小,记述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还包含着启人深思的哲理。按照单元导语的要求,学习本单元,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意蕴。就本文而言,虽然大家习惯性从“熟能生巧”的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但从陈尧咨和卖油翁的身份看,还可以认为其是在讨论职业平等的问题,从陈尧咨“十中八九”的表现,可以得出学无止境的结论,从陈尧咨“笑而遣之”时表现出对卖油翁的认可,也可得出“达者为师”的观点……基于此,本节课笔者拟以“聚焦矛盾冲突?感悟人生哲理”为主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引导学生猜测欧阳修创作本文的用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创读创写,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虚心学习、谦虚做人的品质。

语言运用:朗读课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相关文言知识。

思维能力: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分析人物特点,体会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大智慧。

审美创造: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体会文言文简洁含蓄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概括文章内容。

2.品读语句,聚焦精彩描写,把握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品读语句,聚焦精彩描写,把握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以老翁自称的欧阳修写了另一个老翁,不过这个老翁没那么高大上,只是一个卖油的小贩,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篇奇文——《卖油翁》。

二、初读,知“两”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试读,集体正音。

3.小组练读,读出停顿节奏。

预设——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追问:通过以上朗读,你发现了文言文停顿的什么规律?

预设——

主谓语间停顿,如句子开头是虚词,需要停顿。

4.全班齐读,说说文章写了哪几件事,尝试用对偶句概括。

预设——

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但微颔之;

卖油翁酌油钱不沾湿,康肃公笑而遣之。

三、研读,品“两”

1.文章中写了两个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身份?

预设——

一个是高高在上康肃公,一个是默默无闻卖油翁。一个有名有姓有爵位,一个无名无姓以业称。

(补充介绍陈尧咨相关资料:陈尧咨,字嘉谟,阆州阆中(人,宋代官员、书法家,陈省华第三子,陈尧叟、陈尧佐弟。是真宗咸平三年进士第一,状元,初授将作监丞、济州通判,召为直史馆、判三司度支句院,擢知制诰。崇政殿试进士,尧咨为考官,三司使刘师道嘱其弟刘几道在试卷上作标识,因受此事牵连,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复知光州、知制诰。后以龙图阁学士、尚书工部郎中知永兴军。卒谥康肃。)

2.文章一共写了两件事,一件事陈尧咨射箭,另一件是卖油翁酌油,请找出相关语句反复品读,说说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陈尧咨(卖油翁)。

预设——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从中可以看出陈尧咨箭术高超但骄傲自满(指导学生聚焦“亦”字朗读,感受陈尧咨的自信)。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从中可以看出卖油翁身怀绝技、技艺高超、镇定自若、从容悠闲。(指导学生聚焦“乃”“徐”“而”等词语,反复朗读,感受作者用词之精准和惊叹。在学生品析的过程中,可采用换词法,感受作者用词之精准。)

3.无独有偶,文中人物的对话恰好是两组,反复朗读,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预设——

(1)陈尧咨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康肃说话语气有变化。第一个句子是“问曰”,第二个是“忿然曰”,语气越来越重了。康肃对卖油翁的称呼有变化。第一个句子称“汝”,第二个问句子称“尔”,“汝”是平等的称谓,“尔”就有居高临下、轻视蔑视的味道了。句中“射”的意思不一样。“汝亦知射乎?”的“射”,是动词射箭。“吾射不亦精乎?”的“射”是名词,指射箭的技艺。两句话,三个“射”字,表明康肃自恃射箭很高,与上文“公亦以此自矜”照应。康肃说话句式有变化。第一个句子连用两个反问句,表明不悦,通过质问传达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