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面对欺凌
勇敢地拒绝
目录
致欺凌者的一封信
您好!校园安全,师生平安,是大家的共同期盼。近年来,大家通过网络、媒体等能够经常看到一些关于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严重性、发生频率和隐蔽性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
校园欺凌有多种表现形式,除了最常见的殴打、伤害行为之外,辱骂、诽谤、恐吓、孤立、排挤同学,毁坏、抢劫,勒索同学财物,甚至逼迫对方脱衣服、罚跪等,都属于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对于被欺凌者而言,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更为严重且难以治愈的心理、精神创伤,严重彩响日常学习、生活。某些情况下,部分受欺凌者会发生恶逆变化,转化为欺凌者或者欺凌者的帮凶。对于目睹欺凌现象的旁观者来言,也往往会因为无法帮助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或明哲守身以自保,或不自觉的加入欺凌行列。
校园欺凌案例
原告刘某与被告王某某、廉某某、董某某、张某某、朱某某均系某初中同班同学。在操场上体育课时,五被告将原告抬起扔到空中,摔落在地,致使原告刘某受伤,构成十级伤残。
基本案情:原告梁某某(男,11岁)、被告王某某(男,11岁)均系永城市某小学学生。双方课间玩耍时,王某某将梁某某推搡倒地后发生骨折,导致梁某某住院多天,经鉴定为十级伤残。王某某家已支付医疗费4927.68元。梁某某起诉认为,被告王某某作为侵权人、被告永城市某小学作为教育机构均应承担相应责任。
被告人朱某等五人均系北京某校在校女生(犯罪时均未满18周岁),2017年2月28日,五名被告人在女生宿舍楼内,采用辱骂、殴打、逼迫下跪等方式侮辱女生高某某(17岁),并无故殴打、辱骂女生张某某(15岁)。
基本案情:2021年,有网友发布视频称某县有多名女生在厕所霸凌另一名女生。视频中先后有两名女生站出来扇某一女生耳光,其中一人连续击打20下,打完后还怂恿其他女生,并称“出了事我扛着”。过程中有女生帮忙计数,另有一名女生在旁拍摄。
校园欺凌案的影响
社交影响
人际关系紧张:旁观者可能因为选择沉默而与其他同学关系紧张。
未来发展
法律后果:严重的欺凌行为可能导致法律制裁,影响欺凌者的未来。
人际关系问题:欺凌者可能因为行为不当而失去朋友,甚至被社会排斥。
社交影响
人际关系受损:受害者可能因为欺凌而失去朋友,变得孤僻。
信任危机:受害者可能对他人失去信任,难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学习氛围
负面氛围:欺凌行为会破坏学校的和谐氛围,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生关系紧张:欺凌事件可能导致师生之间信任度下降。
拒绝校园欺凌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应保持低调,避免成为欺凌目标,如不携带过多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财物。同时,要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学习简单的自卫技巧。
学会应对和报告
面对欺凌,学生要勇敢站出来说“不”,并及时向老师、家长或信任的成年人报告。在能力范围内帮助被欺凌者,拒绝成为旁观者或帮凶。
家庭在预防校园霸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长应给予孩子更多家庭关爱,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在教育方式上,家长应避免采用打骂等极端行为,而应以引导、鼓励为主,培养孩子坚强品格。同时,家长还应监管孩子接触的信息,避免孩子沉迷于暴力游戏、动画片及电视剧,减少不良信息的影响。
加强法律与社会支持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法律防范体系,对欺凌行为进行有效震慑。
社区可邀请公安部门举办讲座,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感谢聆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