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ppt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和转移第一节产业革命前的区域贸易中心区第二节世界贸易中心区第三节亚太地区——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

产业革命前,社会生产力落后,生产与流通更多地依赖自然条件,贸易属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互通有无,并非真正的国际贸易。如,公元前2世纪,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明朝郑和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熟悉各阶段对外贸易的特点;1了解香槟集市、汉撒同盟的概念;2掌握欧洲各区域贸易中心的地理位置及其在贸易活动中的作用。3知识点:第一节产业革命前的区域贸易中心区

一、产业革命前(18世纪60年代前)各阶段对外贸易的特点对外贸易产生的前提条件:①有可供交换的商品;②社会分工。(一)原始社会末期1、只是简单的物物交换2、交换商品的类别少3、商品交换的地域范围非常有限(二)奴隶社会1、商品主要通过水路运输。四大文明古国、欧洲地中海沿岸2、商品交换的地域范围扩大。宗主国与附属国之间进行商品交换。

(三)封建社会公元5世纪,欧洲进入封建社会1、商品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2、交换的商品数量不断增加二、欧洲的区域贸易中心(一)佛兰德尔(今比利时西北部)9~10世纪城市形成,11世纪开始经济迅速发展。14世纪衰弱。英国羊毛海运佛兰德尔呢绒香槟集市

二、欧洲的区域贸易中心(二)威尼斯12~14世纪西欧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和海上强国。1、为商业资本主义创立了制度基础2、航运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3、把亚洲和埃及的蔗糖生产、丝绸纺织、玻璃吹制、珠宝加工技术引进到西方。中地海

二、欧洲的区域贸易中心汉撒同盟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汉萨(Hanse)一词,德文意为“公所”或者“会馆”。13世纪逐渐形成,14世纪达到兴盛,加盟城市最多达到160个。1367年成立以吕贝克城为首的领导机构,有汉堡、科隆、不莱梅等大城市的富商、贵族参加。拥有武装和金库。1370年战胜丹麦,订立《斯特拉尔松德条约》。同盟垄断波罗的海地区贸易,并在西起伦敦,东至诺夫哥罗德的沿海地区建立商站,实力雄厚。15世纪转衰,1669年解体。被荷兰人所取代。

知识点:熟悉第一、二、三次产业革命的概况。0403掌握地理大发现、第一、二、三次产业革命的影响和意义;熟悉地理大发现的过程;0102了解地理大发现的动因;第二节世界贸易中心区

一、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一)地理大发现的过程/view/275377.htm?fr=ala0_1_1#31、新航路的发现(1)1487-1488,葡萄牙人迪亚士,葡萄牙里斯本——好望角(2)1497-1499,葡萄牙人达·伽马,里斯本—东非马林迪—印度卡利库存特达·伽马迪亚士

一、地理大发现麦哲伦哥伦布2、新大陆的发现1492-1493,意大利人哥伦布,西班牙巴罗斯—圣萨尔瓦多岛—古巴、海地3、环球航行1519-1522,葡萄牙人麦哲伦,西班牙—麦哲伦海峡—菲律宾岛—摩鹿加群岛—好望角—西班牙

获取更多金银财富西欧与远东的贸易危机航海技术的成熟地理大发现的动因01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得以进一步深刻和提高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农作物品种的相互流动世界经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国家开始向大西洋沿岸转移。地理大发现的影响与意义02一、地理大发现

二、第一次产业革命时间18世纪中叶以后形态资本主义时代事件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标志以纺织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称为“蒸汽时代”生产力水平“分工、水利、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18世纪末煤炭炼钢铁推动冶金业--煤炭业--机械制造业。19世纪初期,轮船和蒸汽机实现了人类运输史上重大革命。19世纪前半叶,机器本身制造机器标志着产业革命的结束。结果1、产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2、生产部门的地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国际经济贸易联系扩大,地域分工开始形成;4、促进国际贸易运输的发展。

三、第二次产业革命时间19世纪70-90年代社会形态垄断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事件1873年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科技革命标志内燃机、电的发明和应用;化学工业、炼钢技术的改进等生产力水平钢铁、采煤、机器制造进一步发展;出现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力、电器、冶金、石油、汽车、内燃机和飞机制造业等。拖拉机的应用,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187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居第一位,到80年代美国占居世界第一位。影响1、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继英国之后,美德法都以重工业为主要国家。2、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不平衡的加剧。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