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4/221中国造船史
2025/4/222介绍中国古代船舶技术和船舶文化的一门公共选修课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课程任务了解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起源、发展和成就以及船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世界造船的贡献和影响: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注:独木舟、木板船、船舶检验制度、海战和战船,帆、橹、纤、舵、碇、水密舱壁和车轮舟、郑和下西洋;中国近代造船业、当代中国造船业的发展。
2025/4/223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续)期末考试出勤:10%平时测试:20%期末考试:70%教学方式PPT+教学录像(补充)上课资料E-mail:zaochuanshi2013@163.comPassword:2025/4/224主要内容舟船的起源及上古三代舟船活动魏晋南北朝时期造船技术的发展春秋战国时代造船技术的进步中国造船史上的第一次造船高峰——秦、汉中国造船史上的第二次造船高峰——宋、元隋、唐时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2025/4/225主要内容(续)中国造船史上的第三次造船高峰——明新中国跻身世界造船强国之路海禁政策与传统造船业的变化清末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造船业
2025/4/226课程体系
2025/4/227课程体系(续)
2025/4/228船舶的定义指的是依靠人力,风力,发动机等动力,能在水面、水下移动的交通工具。船舶的动力来源和推进方式划桨或摇橹风帆明轮螺旋桨人力或畜力风力蒸气机柴油机舟船的起源及上古三代舟船活动
2025/4/229钢制船体是怎样浮在水面上?问题:钢的比重是水的7倍多,为什么钢制船体能浮在水面上?实验:把一张薄铁皮放在水里,它立刻就沉下去了;如果把这张铁皮做成一个盒子,重量没有改变,它却能漂浮在水上。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相同体积水的重量,即排水量舟船的起源及上古三代舟船活动钢制船浮在水面上
2025/4/2210海洋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海洋文明的起源舟船的起源及上古三代舟船活动1959年,在山东泰安与宁阳交界的大汶口,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6500年以前1928年,(山东半岛)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500年以前,磨制石器(石镰、蚌镰)。出现陶器(轮制)1973年发现,浙江余姚罗江乡姚江之阳的河姆渡村,距今(7~5)千多年前,大量淡水鱼遗骨和海洋鱼类,雕花木桨和陶舟一个文化体系早晚两个阶段
2025/4/2211图.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锛和渔叉舟船的起源及上古三代舟船活动
2025/4/2212图.河姆渡文化中的有段石锛图.河姆渡文化中的雕花木桨是远古的造船工具,一般说来,它是长方扁形物,刃口斜削,似普通铁锛呈刨刀状,它与普通石锛不同处在于背面,即刃口斜上所向的一面不像正面那样平,而是中间隆起成一条横脊,把背面分成前后两部分,后部较薄,看起来像有两个阶段,所以叫有段石锛。有段石锛舟船的起源及上古三代舟船活动
2025/4/2213形态同中国大陆的极为相似这样较复杂的石器制造技术不可能在世界各地同步发展,一般是起源于一地(中国的东南沿海),而后随着制造人的迁徙逐次传播到所到之处。有段石锛台湾菲津宾南太平洋诸岛夏威夷马克萨斯社会岛南美洲的厄瓜多尔有段石锛越过汪洋大海,海上漂流当然是唯一的途径。舟船的起源及上古三代舟船活动
2025/4/2214对浮力的认识利用浮性好的物体渡水或救生多次实践加深了对浮力的感知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的反复出现,启迪着人们去思考,终于人们从看到中间空的物体浮在水上而得到启示,发明了水上的活动工具-船。舟船的起源及上古三代舟船活动
2025/4/2215“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世本》“古人见窾木浮而知为舟”——《淮南子·说山训》“燧人氏以匏济水,伏羲氏始乘桴”——《淮南子·物原》文献记载由于原始的渡水工具都是有机质的,易腐难存,所以在我国石器时代的考古中尚未有所发现。舟船的起源及上古三代舟船活动
2025/4/2216葫芦是人类最早栽种和利用的植物之一,古代葫芦为瓠、匏、壶,后来又称壶卢、藤姑、浦卢、扁浦、壶芦、葫芦等。(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葫芦的种子)葫芦特点体轻防湿性强浮力大便于携带原始浮具——葫芦图.葫芦舟船的起源及上古三代舟船活动
2025/4/2217“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诗经·邺风·匏有苦叶》注:等葫芦的叶子枯黄时,就可以用来渡过深水。深水要漫过腰带,浅水只要提起衣裳就行了。“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矣”——《国语·晋语》注:其中济即渡,说的也是利用葫芦渡水。“今子有五石之瓠(hu),何不虑以为大樽,从浮于江湖”——《庄子·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