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分。

1.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铜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3.家用净水器经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其净水原理主要是(????)

A.杀菌 B.蒸馏 C.沉降 D.吸附

4.安全警钟时刻长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营地篝火,用水浇灭 B.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C.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D.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食用油 B.纯碱 C.酒精 D.蔗糖

6.我国的动力锂电池技术持续引领全球发展。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锂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

C.表示核内有3个中子 D.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7.我国炼铁技术早于西方国家1000多年。下列有关工业炼铁说法正确的是(????)

A.炼铁基本原理可表示为:Fe2O3+CO=F

8.下列做法符合“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A.露天焚烧生活垃圾 B.鼓励乘私家车出行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9.我国是中药大国,中药材地黄(主要成分是梓醇C15H22O

A.它由3种元素组成 B.梓醇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C.一个梓醇分子中含有5个氧分子 D.梓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0.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B.20°C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

C.60°C时,将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11.海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含有多种化学物质。

(一)海水成分

海水中几种主要离子浓度见下表:

离子

N

K

C

M

C

S

浓度%

30.61

1.10

1.15

3.69

55.06

7.67

(1)海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请依据上表写出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3)全球30%的镁来自于海水,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镁生产国。制镁的部分反应原理可表示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4)海水中某些藻类物质可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这是海洋中氮循环的关键,这一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

(5)海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分子构成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二)海水制氢

通过海水制取氢气的方法和技术在不断发展。

(6)传统海水制氢气,一般先通过______(填“过滤”或“蒸发”)除去海水中的不溶物,之后经技术处理获得较为纯净的淡水,再进行电解。

(7)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8)我国科学家正在研究海水原位制氢技术,通过膜分离技术使水分子进入电解槽。

①聚四氟乙烯是常用的膜材料,它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②在电解海水制氢系统中,通常在电解槽中加入NaOH。推测加入NaOH的目的是______。

③电解槽内溶液的pH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12.阅读下面文章。

为解决CO2带来的环境问题,我国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利用CO2合成有益物质。2021年9月,《Science》杂志发表了中国科研人员在人工合成淀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网友称之为“空气变馒头”。2024年3月,央视报道,该项目已进入工程测试阶段,向产业化又迈进了一大步。合成过程如图1所示。

方案二:利用碱性物质作吸收剂吸收CO2。很多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物质,科学家研究了利用MgO吸收CO2,但发现在实际环境中CO2的吸收率大大低于理论值,而在MgO中掺杂不同含量的Li2O则会明显提升吸收量,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能转化为CO2,是因为淀粉中含有______元素。

(2)图1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H2O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4)图1中H2O2在人工合成淀粉流程设计中的优势是______。

(5)检验淀粉可用的试剂是______。

(6)根据图2所提供的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掺杂1%Li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科资料找启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5月3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