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对今研究课教学设计.docx

古对今研究课教学设计.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名称

6古对今

学科

语文

备课者

执教者

李克林

授课

班级

一1班

授课时数

2

授课日期

教材

分析

《古对今》有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三段韵文以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学情

分析

识字方面,一年级下册开始接触大量合体字,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使识字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新偏旁的掌握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可以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

重难点

字音教学的重点为“圆、严、寒”;书写指导的重点是“夕、语”;词语理解的重点在“严寒、酷暑”。教学难点在于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方法

图文结合法、小组合作、发现法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走进课文

1.了解规则,游戏导入。

(1)玩游戏“对对碰”,引出新韵文。(2)师:我们玩一个“对对碰”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老师说一个词,你们说出和它相反或者相对的词。

2.板书课题,随文识字。

(1)揭示本课特点。复习一年级上册第5课《对韵歌》引出本课。这一篇课文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对”字,“对”字前后分别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叫它“对韵歌”。(教师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指导书写“古”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古”)

教师范写,学生交流书写注意点。学生书写,教师评议。

二、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一)学生自学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地朗读对韵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读生字新词,把生字新词读准,边读边想:自己能用什么方法识记哪个生字,给生字组词。

(二)学生互学

1.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和新词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新词是否读准。

3.小组合作读生字词,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给生字组词。

(三)闯关我最棒

1.学生展示读准生字,注意提示。

2.学生展示识记生字的方法。(重点点拨会意字:寒、朝)可以借助字源识字法识记“寒”。“寒”的金文字形是“”,是指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光着脚站在两块冰上,说明很冷;他在旁边放了稻草取暖,但是仍无法御寒。“朝”—是指太阳从草丛中升起,而残月还未消失。

3.教师出示生词,全班齐读。

四、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1.读课文,巩固读音。

(1)读课文,要求把字读准确,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词语要多读几次。(2)自读检查,指名轮读,相机正音。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2.教师示范,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停顿。

(2)学生模仿教师读,读出节奏和韵律。强调:课件出示:

“方、凉、霜、阳、杨、香”的韵母都是ɑnɡ。

(3)师生对读,同桌对读,集体拍手读。

五、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凉、细、夕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

3.师讲解:①凉:“凉”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生观察书空。

右部“京”注意第一笔点和竖钩的竖直相对。生观察书空。

②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③夕:撇和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意倾斜角度,横撇的横要短,点在撇和横撇的连接点下面。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展示点。

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复习词语)

二、、联系插图,想想画面

1.再读对韵歌,说说每一节说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景物?再想想画面。

2.课件出示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交流反馈,重点指导。

采用逐小节交流的方式,重点指导学生不太理解的内容。如:①借助图片理解“古对今,圆对方”。②“严寒对酷暑”: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告诉大家严寒和酷暑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感受。③“晨对暮”,“晨”就是早晨,“暮”就是傍晚。(课件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④“和风对细雨”,“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的哪个意思相近?“细雨”就是很小的雨,将细雨与夏天的暴雨进行比较。(课件出示:和风图与细雨图)=5\*GB3⑤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四、整体回顾,指导背诵

1.发现规律,指导背诵。

(1)

文档评论(0)

小学教育之窗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小学教育之窗主要提供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设计定制服务;还提供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及总结的定制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