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 肇庆市高要区第一中学、德庆县香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pdf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 肇庆市高要区第一中学、德庆县香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科试题

总分150分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现代科技手段在戏剧舞台上广泛应用,促使戏剧的审美观念、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等都

发生了显著变化,创造性地提升了戏剧的叙事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使得戏剧以更多元的形式走向社会大

众,获得新的生命力。

首先,现代科技为戏剧一以贯之的敏锐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传统戏曲的“一桌二椅”模

式,基于传统的舞台设施、表演规模、团队组织形式以及交通运输等客观条件,造就了以演员为核心的传

统创作模式,演员表演成为传统戏曲最主要的叙事表现手段。而时至今日,现代科技为舞台的创作和生产、

运营等一整套体系提供了物质和人力资源条件,促成了演出运营模式、创作团队人员构成以及审美效果的

变化。现代科技为戏剧艺术提供了全新的创作手段和表达方式,在视觉效果、角色表演、体验方式上都极

大地发挥了戏剧艺术的创造力和实验性。投影、人工智能、声音和灯光技术、自动化机械系统等多种先进

科技的运用,为戏剧艺术注入了新活力。

其次,现代科技手段有助于强化戏剧艺术的美学效果。空灵、诗意是中国传统戏剧舞台审美传统,在

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过去,这种美学体验主要依赖于“一桌二椅”的简易设置,依赖于演员

的程式化表达。而今,诸多现代科技手段擅长营造虚拟现实,这让现代戏剧超越了传统的物理限制,使空

灵、诗意的舞台艺术审美效果得到更强烈、更灵活、更丰富的表达。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杜甫》,

用虚拟视觉效果塑造出空灵舞台意境。剧终时,采用投影技术呈现的巨幅流动山水画卷是塑造整场戏意境

的主要元素,杜甫从船头慢慢步入山水画卷,此时舞台的叙事主角渐渐从杜甫转化为山水造型,寓意杜甫

的生命最终升华在天地山河间。通过投影技术实现的巨幅山水画面不但没有干扰演员表演,还提升了现代

戏剧魅力。

最后,现代科技拓展了舞台艺术的多元形态,在实践中,取得了艺术创新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从近

年的实践来看,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创作的高水平数字文旅演出项目,在艺术创新和社会效益上都获得了较

大成功。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故里抚州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戏剧《寻梦牡丹亭》,将戏曲元素与实景环境相结

合,利用全息数字影像技术,让观众有“人在戏中游、戏在境中演”的独特体验。

当然,以吸引观众好奇心为目的而过分依赖技术制造夺目奇观,以及数字技术特有的复制特性带来同

质化艺术效果泛滥等情况,也造成行业上出现一批低水平的戏剧作品。但这恰恰说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进行戏剧创新,避免生硬、庸俗审美,正是当代戏剧艺术家需要掌握的创作能力。

(摘编自叶风《现代科技促进戏剧艺术创新发展》,《光明日报》,2024年8月9日)

材料二:

被誉为“百戏之师”的昆曲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昆曲追求意境之美、自然之美、虚实相生之美,

这种美学精神不仅渗透于唱腔音乐、身段表演等昆曲艺术的内在意蕴之中,还体现在舞台布景、服装造型

等外在形式上。昆曲舞台讲究诗化写意、唯美精致与简洁灵动,以此营造昆曲细腻而深远的意境,昆曲的

舞台设计不能违背这种美学追求。

然而,在科技走进昆曲舞台的过程中,有些作品过度追求视觉上的新奇与震撼,高科技手段充斥其间,

过于繁复冗赘的舞台设计不仅限制了演员的表演空间,还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使昆曲应有的意境变得支

离破碎。试想昆曲经典《牡丹亭》中的“惊梦”一幕,当杜丽娘吟唱起“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这份对

大自然美好春光的细腻描绘若全然依赖于实景搭建或LED大屏幕来呈现,而非通过演员的精妙表演引发

观众的想象共鸣,那么,杜丽娘内心深处那种对生命的渴望与情感的悸动,以及戏曲艺术所蕴含的深刻意

蕴无疑将被大大削减。戏曲之美,恰在于其以简驭繁、虚实相生的独特魅力,使观众能在方寸舞台之间,

体验到情感的波澜壮阔与意境的深远辽阔。过度依赖科技手段,非但不能增强戏曲的艺术感染力,反而可

能失去戏曲原有的韵味与深度。

突出戏曲本身所独有的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美感,体现中国美学的意境和深邃内涵,应是戏曲创

1

作的首要追求。上海昆剧团的“临川四梦”系列剧目并未使用过多的科技手段,而以“化繁为简、润物无

声”的舞美呈现,在全球收获好评。“四梦

文档评论(0)

百强名校试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百强名校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