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11《谏逐客书》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docx

111《谏逐客书》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谏逐客书/李斯》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谏逐客书》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的重要篇目。该单元主要聚焦先秦诸子散文和史传散文,旨在让学生领略我国古代散文的魅力,体会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情怀。《谏逐客书》作为李斯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政论文,更是研究战国末期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料。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古代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和艺术技巧,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对秦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背景有更深刻的认识。

2.内容结构

文章开篇点明主题,指出秦王下令逐客的错误。接着,作者列举了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重用客卿而使国家富强的事例,从正面论证了客卿对秦国的重要贡献。然后,通过对比秦王对异国珍宝、音乐、美女的喜爱和对客卿的排斥,指出秦王重物轻人的错误态度。最后,作者强调逐客的危害,认为逐客将导致秦国的削弱和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从而得出结论:必须停止逐客。文章结构严谨,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与其他章节的联系

本文与本单元的其他文章共同构成了先秦散文的精彩画卷。与先秦诸子散文相比,《谏逐客书》更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它是李斯为了劝谏秦王而写的奏章,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而先秦诸子散文则更多地探讨哲学、政治、伦理等问题,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理论性。与史传散文相比,本文虽然没有详细叙述历史事件,但通过列举历史事例来论证观点,与史传散文在运用历史素材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先秦散文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学习其他先秦文学作品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1.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谏逐客书》,让学生了解战国末期秦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感受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2.语言运用

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来增强文章说服力的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方法,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鼓励学生对文章中的观点和内容进行思考和质疑,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4.审美创造

体会《谏逐客书》的语言美、结构美和逻辑美,欣赏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艺术表现力。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追求语言的准确、生动和富有感染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学习作者运用历史事例和对比手法进行论证的方法,体会文章的说服力。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感受古代政论文的独特魅力。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推理和思维方式,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

分析文章中所体现的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客卿在秦国发展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逐客事件,思考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现实关怀。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战国末期秦国发展壮大的视频,展示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辉煌成就。然后提问学生:“在秦国崛起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人才的引进和任用是一个关键因素。大家能想到哪些在秦国发挥重要作用的外来人才呢?”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可能会提到商鞅、张仪、范雎等。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谏逐客书》。介绍李斯的生平以及他上书劝谏秦王的背景:当时秦国宗室贵族借韩国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修渠,企图消耗秦国国力、阻止秦国兼并六国之机,提出逐客主张,秦王嬴政采纳了这一主张,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写下了这篇《谏逐客书》。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展示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秦国历史和人才问题的兴趣,为学习课文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时代意义。

2.疏通文意

教师活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教师范读,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节奏。接着,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学生活动:按照要求进行朗读和翻译,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解答。重点讲解以下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实词:

“来丕豹、公孙支于晋”中的“来”,使动用法,使……来。

“举地千里”中的“举”,攻占、夺取。

“傅玑之珥”中的“傅”,通“附”,附着。

虚词: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中的“所以”,用来……的。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1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