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肇庆市实验中学2高三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氯及其化合物2课时(高三复习).docx

肇庆市实验中学2高三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氯及其化合物2课时(高三复习).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日期:年12月11日星期四班级)

授课题目

课题:《氯及其化合物》

拟课时

第2课时

明确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2)、了解氯化氢的物理性质;

(3)、了解氯化氢和盐酸的异同,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教材的知识编排顺序:由存在到性质、到用途。

(2)。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实验。

(3)。探究与活动: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氯气制取原理、装置安装顺序、性质检验、收集方法、验满方法和余氯吸收处理

课型

□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

教学内容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案例导入]

例1、下图是一位学生设计的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图。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

(2)指出装置中的错误:

(3)指出下列装置的作用:C D __F ___

(4)写出下列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 ______F _______

[迁移·体验]1-3—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缓慢加热,加快反应使气体均匀逸出;③在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④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尾气导入吸收剂中 ( )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③②⑤

解析:连接装置的基本原则: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实验操作的顺序:连接→制取→净化→尾气吸收

【基础回顾】

5、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其它可能生成Cl2的途径有:

KMnO4+HCl(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ClO3+HCl(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装置

制气类型:______,发生装置所需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安装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4)净化方法:制得的氯气含_______和_________杂质,应分别用________和_______除杂;

(5)余气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验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制法

(1)电解饱和食盐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熔融的氯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氯化氢和盐酸

1、氯化氢是 色、有 气味的气体, 溶于水,其水溶液是 ;

2、盐酸是 色、有 气味的液体,浓盐酸具有强 性,盐酸溶液中含有 、 离子,所以盐酸既具有 性又具有 。工业盐酸常带黄色的原因是含有 .

[巩固·思维]

1—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2)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若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

(3)实验开始前,某学生对全套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方法是:连接好装置后,用弹簧夹夹住_____处(填A或B)橡皮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并打开活塞,当加到一定量时,停止加水,静置观察,当观察到分液漏斗中出现液面不下降时,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4)兴趣小组的某些同学准备在烧杯中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来吸收残余氯气,你认为其中达不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浓硫酸

[变式·拓展]2-2-2为讲授“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某老师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一套如图装置(其中A是边有注射器针头的橡皮管,针头已插入并穿过橡皮管)进行教学.试回答下列问题: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育人读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教育工作10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