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
第二节大气的铅直结构;第一节大气的组成;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大气中的氮,植物不能直接吸收,但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能够固定和利用大气中的氮,另外大气中氮的氧化物也可随降水进入土壤,供给植物的需要。;臭氧(O3);臭氧(O3);臭氧(O3);臭氧(O3);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O2);水汽;固、液态微粒;固、液态微粒;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灰霾;雾和霾;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大气上界
1、大气的物理上界: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约1200km。
2、大气密度接近于星际气体密度的高度,约2000~3000km。;第二节大气的铅直结构;对流层(troposphere)
大气最底层,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低纬:17—18km,中纬:10—12km,高纬:8-9km。
一般夏季比冬季厚。;对流层(troposphere);平流层(stratosphere)
自对流层顶到55km高度。;中间层mesosphere
自平流层顶到85km高的气层为中间层。
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下降,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暖层thermosphere
暖层位于中间层顶至800km高度。
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迅速增高。
该层空气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呈电离状态,又称为电离层。;散逸层exosphere
800km高度以上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宛如地球的保护罩,防止陨石撞击地表、防止紫外线及宇宙高能射线进入地球、造成蓝色的天空、温室效应使地球日夜温差小、供应生物呼吸作用的氧气及多彩多姿天气的变化等等。
假使地球有一天没有大气,那时地球上的生物将会如何呢?目前我们的大气正遭受人为破坏,温室效应增强、臭氧洞扩大,正慢慢地影响我们的环境,影响我们的生活。;第2章辐射
Chapter2Radiation;前言;前言;前言;前言;前言;前言;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小问题;物体以辐射的方式传递交换的能量。;波动性;名称;粒子性;E=dF/(ds.dt);光通量:表征辐射通量而产生光感觉的量。;物体对辐射的吸收、反射和透射;二、辐射的基本定律;对不同性质的物体,放射能力较强的物体,吸收能力也较
强;反之亦然。;不同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斯蒂芬—波尔兹曼(Stefan-Boltzmann)定律;λm=C/T或λmT=C;太阳表面温度为6000K,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288K,最大辐射波长:
λmax=2897/6000=0.48μ
λmax=2897/288=10μm;第二节太阳辐射;第二节太阳辐射;第二节太阳辐射;第二节太阳辐射;广州不同月份的太阳辐射总量;第二节太阳辐射;近日点出现于1月初,距离为147millionkm;
远日点出现于7月初,距离为152millionkm;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强度的季节变化;总体而言,太阳辐射日总量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热带地区日辐射总量高于中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时空变化是由太阳和地球间的天文位置决定的,称为天文辐射。除太阳本身的变化外,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强度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和白昼长度3个因子。;赤道坐标系和地平坐标系;方位和高度;方位和高度;第二节太阳辐射;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o≤h≤90o,大于90o取补角);太阳赤纬δ的计算;太阳时和标准时;太阳时和标准时;正午时刻h的计算;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随着h的增加而增加。;太阳方位角(A);计算公式;北半球A的季节变化;昼长(可照时数);昼长(可照时数);地球公转时,旋转轴永远保持一定的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而且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之间始终呈66°33′倾角,因此地球上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季节受阳光照射的角度和时间都不同,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形成。;昼长的变化规律;可照时数、实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光照时间;三、太阳辐射光谱;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吸收作用;散射;雷莱分子散射;问题1: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蓝色?;问题2:旭日和夕阳为什么呈橘红色?;朝霞和晚霞多呈什么颜色?;朝霞的形成;晚霞的形成;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粗粒散射;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大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气象学》第6章 大气环流.pptx
- 《气象学》第7章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ppt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二)同步题型训练专题1.9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学生版).docx
- 2025届广东省广州高三一模试卷 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