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B1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499—2017
二点委夜蛾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2017-12-06发布2018-03-06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41/T1499—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国彦、石洁、高萍、何部、杨型明、张华敏、马艳彬。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刘一、孙明明、王华、徐英、王新媛、赵利民、毛奇。
1
DB41/T1499—2017
二点委夜蛾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点委夜蛾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监测预报和防治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夏玉米田二点委夜蛾监测预报与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二点委夜蛾
二点委夜蛾[Athetislepigone(Mǒschler)]是一种以幼虫为害夏玉米幼苗的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各虫态形态特征参见附录A)。出苗至2叶期,幼虫取食叶片形成孔洞,咬断嫩茎;3~5叶期,幼虫钻蛀玉米茎基部引起心叶萎蔫枯死,随后整株死亡,导致严重缺苗断垄;6~8叶期,幼虫咬断玉米次生根,造成植株倒伏;苗龄较大时,幼虫仅取食少量叶片、茎基部和次生根组织,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4监测预报
4.1成虫诱集
4.1.1灯光诱集
选用自动虫情测报灯(或普通黑光灯),灯管下端与地表面垂直距离为1.5m,每年更换一次新的灯管。灯具设在常年适于成虫发生的场所,四周没有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挡,无强光源干扰。4月1日开灯,9月30日结束。每日分雌、雄统计诱集到的成虫数量,并记录当晚的气象要素,结果记入二点委夜蛾灯光诱集结果记载表(参见表B.1)。
4.1.2性信息素诱集
选用二点委夜蛾性诱芯和配套的钟罩倒置漏斗式诱捕器。在小麦-玉米连作田内或田边,按照至少50m间距设置3个诱捕器,呈三角形或水平线排列。在小麦收获前诱捕器底部应高出作物冠层顶部20cm,在小麦收获后至玉米幼苗期诱捕器设置离地面1m。5月15日至7月15日诱测,每30d更换一次诱芯。每日调查记录每个诱捕器内的成虫数量,结果记入二点委夜蛾性信息素诱集结果记载表(参见表B.2)。
4.2预报方法
2
DB41/T1499—20174.2.1发生期预报4.2.1.1期距法
根据成虫诱集结果,在一代成虫进入始盛期后,按当地卵、1~2龄幼虫历期(参见表C.1),即可做出2龄和3龄防治适期预报。
4.2.1.2有效积温法
按以下公式计算发育历期:
N=K/(T-C)
式中:
N——发育历期(d)
K——总积温(日·度)
T——发育期间平均温度(℃)C——发育起点温度(℃)
利用二点委夜蛾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数据(参见表C.2),结合当地气象预报的温度,计算出自调查之日起到某虫态出现的发育历期(d),从而预测各虫态发生期。
4.2.2发生程度预报
每年6月上中旬,根据一代成虫诱蛾量,结合当地玉米田地表麦秸麦糠覆盖程度、玉米播种行麦秸清理情况、玉米苗生育期,以及6月份气温和降水量,做出发生程度中期预报。发生程度分级指标见附录D。
4.3为害情况普查
幼虫2~3龄期时,进行一次普查。普查田块选前茬为小麦、田间有麦秸和麦糠覆盖且生育期在9叶期以下的夏玉米田,每乡镇调查田块数不少于20块,调查田块总面积应占玉米总面积的5%以上。重点调查虫口密度和为害情况,每块田随机取5点,每点调查10株,扒开玉米植株周围15cm范围内的麦秸和麦糠,调查记载各龄期幼虫数量、被害玉米株数和死苗数,结果记入二点委夜蛾幼虫发生为害情况普查结果记录表(参见表B.3)。
5防治措施
5.1防治策略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导、成虫期防治为重点、幼虫为害期防治为补充的防治策略。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的要求。
5.2玉米播种前处理麦茬麦秸
5.2.1清除田间麦秸
采用打捆机或人工方式,将田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_CSCS 063-2024 凿岩台车用柱齿钎头.docx
- T_CSCS 059-2024 潜孔跟管钻具.docx
- T_CSCS 058-2024 正循环大孔径钻具.docx
- T_CSCS 057-2024 集束式潜孔锤.docx
- T_CSCS 056-2024 民用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标准.docx
- T_CSCS 054-2024 空间网格结构节点用双段高强度螺栓和螺母.docx
- T_CSCS 052-2024 贯通式反循环潜孔冲击器及潜孔钻头.docx
- T_CSCS 049-2024 建筑裸露钢结构外观品质分级技术标准.docx
- T_CSCS 051-2024 掘进用截齿标准规范.docx
- DB41T 1508-2017 化妆刷标准规范.docx
- DB41T 1085-2015 公路桥涵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docx
- DB41T 1031-2015 外墙外保温用磷酸二氢铝膨胀珍珠岩保温板.docx
- DB41T 997.14-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质量标准 第14部分:芝麻.docx
- DB41T 962-2014 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ocx
- DB41T 961-2014 芹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ocx
- DB41T 953-2014 中豫青竹复叶槭培育技术规程.docx
- DB41T 978-2014 确山黑猪标准规范.docx
- DB41T 951-2014 猬实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1T 905-2014 甘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41T 897-2014 夏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