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专项讲练.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骆驼祥子

一、整体介绍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著。这部作品以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的北京为背景,围绕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展开叙述。

祥子初到北京,怀揣着买车的梦想,凭借勤劳和坚韧努力拉车攒钱。然而,第一次买车后不久就被大兵抢走;好不容易再次攒够钱,却又被孙侦探敲诈一空;第三次用妻子虎妞的钱买了车,最终因虎妞难产离世又不得不卖掉车子料理后事。

在经历一系列的挫折与打击后,祥子从一个善良淳朴、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青年,逐渐堕落成自私懒惰、狡猾麻木的行尸走肉。小说通过祥子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批判了那个“把人变成鬼”的罪恶社会,同时也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初中学生阅读这部名著,能深入了解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感受老舍先生精湛的语言艺术,提升文学素养与对社会的认知。

二、文本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描写

(1)老舍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真实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北平底层人民的生活。例如,祥子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的经历,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2)对人力车夫、小福子等小人物的刻画,展现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如祥子最终堕落为“行尸走肉”,深刻揭露了社会的残酷。

2.人物形象鲜明

(1)祥子:从勤劳、善良、有理想的青年,到被生活压垮的堕落者,其性格变化具有典型性。例如,他最初“像一棵树一样健壮”,最终却“变成了走兽”。

(2)虎妞:泼辣、强势,既有剥削阶级的狡猾,又有对爱情的渴望,形象复杂而真实。

3.语言通俗生动,富有地方特色

(1)运用北京方言,如“嚼谷”(生活开销)、“拉晚儿”(夜间拉车)等,使人物对话和生活场景更具真实感。

(2)比喻形象,如描写烈日下拉车的祥子“脚底下像踩着棉花”,生动表现其疲惫不堪的状态。

4.环境描写烘托主题

(1)自然环境的描写与人物命运紧密相关。例如,暴雨中拉车的祥子,既表现了他的艰辛,也暗示社会环境的无情。

(2)社会环境的描写,如军阀混战、兵匪横行,直接导致祥子的悲剧,深化了小说的批判性。

5.心理描写细腻深刻

(1)通过祥子的内心独白展现其思想变化。例如,买车时的兴奋、丢车后的绝望,让读者感受到他的挣扎与痛苦。

(2)对其他人物如小福子、刘四爷的心理刻画,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6.象征手法的运用

(1)“骆驼”象征祥子坚韧又卑微的命运,如他像骆驼一样忍辱负重,却最终被压垮。

(2)“车”象征祥子的梦想与希望,三次得而复失,暗示底层人民无法摆脱的命运悲剧。

7.情节结构紧凑,矛盾突出

(1)以祥子的“买车—丢车”为主线,情节跌宕起伏,矛盾集中(如与虎妞的婚姻、与孙侦探的冲突),吸引读者思考社会根源。

(2)次要人物如曹先生、二强子等的故事,进一步丰富了社会背景。

三、阅读方法指导

1.了解背景,把握基调

(1)在阅读前,先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明确《骆驼祥子》反映的是20世纪20年代旧北京底层劳动者的生活。

(2)关注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如军阀混战、人力车夫行业等),理解这些因素对祥子命运的影响。

2.梳理情节,理清主线

(1)通读全书后,用时间轴或思维导图梳理祥子的“三起三落”(买车—丢车—攒钱—被敲诈—虎妞难产等),把握小说“希望—挣扎—堕落”的悲剧脉络。

(2)注意关键事件(如祥子与虎妞的婚姻、小福子的遭遇等),分析这些事件如何推动祥子的性格转变。

3.分析人物,理解主题

(1)聚焦祥子的形象变化:从勤劳要强到麻木堕落,思考其悲剧的根源(个人性格?社会压迫?)。

(2)对比其他人物(如虎妞的强势、刘四爷的剥削、小福子的善良),体会不同角色对祥子的影响。

(3)结合小说结尾,思考作者通过祥子的命运揭示的社会批判意义。

4.关注细节,品味语言

(1)摘抄描写祥子外貌、心理的语句(如“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到“变成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体会老舍如何用细节刻画人物。

(2)注意京味语言特色(如“拉晚儿”“嚼谷”等方言),感受小说的地域文化气息。

5.联系现实,思考启示

(1)对比祥子所处的时代与现代社会,讨论“个人奋斗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结合自身生活,谈谈对“坚持初心”或“面对挫折的态度”的感悟。

四、重要人物形象

1.祥子

o性格特点:祥子最初是一个勤劳、朴实、有理想的青年。他性格坚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过上独立的生活。然而,随着命运的打击,他逐渐变得麻木、自私,甚至堕落。

o经历:祥子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第一次被大兵抢走,第二次被孙侦探敲诈,第三次因虎妞难产而卖车。最终,他彻底失去对生活的希望,沦为行尸走肉。

o结局:祥子从一个充满梦想的青年变成了一个懒惰、贪婪、靠欺骗为生的社会底层人物。

o深层寓意:祥子的悲剧反映了旧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