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中考古文写景类整合复习
一、景物描写内容
1.《桃花源记》:描绘了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景色,以及桃花源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
2.《小石潭记》:着重描写了小石潭“水尤清冽”,潭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清澈,以及周围“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清幽环境。
3.《岳阳楼记》:描写了岳阳楼“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雄伟景象,还描绘了洞庭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景色,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等。
4.《醉翁亭记》:展现了滁州西南诸峰“林壑尤美”,琅琊山“蔚然而深秀”,以及醉翁亭周围“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的四季不同景色。
5.《湖心亭看雪》:描绘了西湖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营造出清新雅致、超凡脱俗的意境。
二、写景手法
1.《桃花源记》:以白描手法为主,简洁勾勒出桃花源的美好景象,如对桃花源土地、屋舍、良田等的描写,给人以真实感和质朴感。
2.《小石潭记》:运用了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先写发现小石潭的过程,再对潭水、游鱼、潭边景物等进行细致描写。同时,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通过写游鱼来衬托水的清澈。
3.《岳阳楼记》:运用对比手法,将洞庭湖的阴景和晴景进行对比,突出不同景色给人的不同感受。还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如“衔远山,吞长江”等,使文章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
4.《醉翁亭记》:采用了层层递进、由远及近的写法,先写滁州的山,再写琅琊山,最后写到醉翁亭。同时,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四季景色的变化。
5.《湖心亭看雪》:使用了白描手法,以“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词,简洁生动地描绘出西湖雪景的悠远脱俗,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三、景物描写作用
1.《桃花源记》:通过描写美丽宁静的桃花源景色,为下文塑造理想社会做铺垫,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小石潭记》:清幽的景色与作者被贬后的孤寂凄凉心境相映衬,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3.《岳阳楼记》:描写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引出下文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为表达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做铺垫。
4.《醉翁亭记》:优美的自然景色为下文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做了铺垫,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滁州山水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享受。
5.《湖心亭看雪》:通过描写西湖雪景的清寒孤寂,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以及对故国的怀念。
四、作者情感
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对现实社会不满,渴望摆脱战乱和剥削,向往和平、宁静、自由的理想生活。
2.《小石潭记》:柳宗元因被贬官而内心愤懑,尽管小石潭景色优美,但他仍无法摆脱抑郁忧伤的心情,景物描写中渗透着他的孤寂之感。
3.《岳阳楼记》:范仲淹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
4.《醉翁亭记》:欧阳修被贬滁州后,寄情山水,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美景和与民同乐的情景,表达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情怀。
5.《湖心亭看雪》:张岱在明亡后写此文,通过对西湖雪景的描写,流露出他对故国往事的怀恋,以及在孤独中淡淡的愁绪和对人生的感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