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暖树”是“向阳的树”吗
摘要:白居易诗歌《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暖树”课本注解为“向阳的树”。通过对唐诗中“暖树”的用法、古诗中“暖×”“寒×”结构的语词以及文意等多方面的探究,认定“暖树”解释为“春天的树”更为合理。
那么“暖树”的正确含义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看唐诗中“暖树”的用法。在《全唐诗》中,“暖树”一词共出现三次,除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外,另两次是杜荀鹤的《下第投所知》“御苑早莺啼暖树,钓乡春水浸贫居”和裴夷直的《春色满皇州》“夭红妆暖树,急绿走阴沟”。杜荀鹤诗中“暖树”“春水”并提,跟白居易诗中“暖树”“春泥”并提的用法完全一样,且不赘述;裴夷直诗歌咏“暖树”被鲜红的花朵点缀装扮,再加上诗题直接点明所写为京城的春色,因而“暖树”不可能是“向阳的树”之义,因为常识告诉我们:并非向阳的树上才有鲜红的花朵。概括来说,《全唐诗》中的三处“暖树”,其共同点都跟春天有关。
其次,我们来看唐诗中跟“暖树”结构相仿的“暖烟”“暖云”“暖丝”等语词。郑谷的《曲江春草》:“花落江堤簇暖烟,雨余草色远相连。”罗隐的《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枝,骢马徐郎过渭桥。”韦庄的《思归》:“暖丝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客肠。”目前权威的《汉语大词典》解释“暖烟”为“春天的烟霭”,“暖云”为“春天的云气”,“暖丝”为“春天新绿的柳条”,显然将“暖”字理解成“春天”之义。笔者认为,《汉语大词典》的这种解释是持之有故的。梁元帝《纂要》曰:“春曰青阳,亦曰发生、芳春、青春、阳春、三春、九春……草曰弱草、芳草、芳卉,木曰华木、华树、芳林、芳树。”既然春天的树可以叫作华木、华树、芳林、芳树,那么称作“暖树”也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更何况还有“暖烟”“暖云”“暖丝”等表示春天景物的词语作为旁证。
再次,我们来看古诗中一些“寒×”结构的语词。先看古注,《文选·左思〈蜀都赋〉》:“百药灌丛,寒卉冬馥。”张铣注:“寒卉,冬生草也。”梁元帝《纂要》:“鸟曰寒鸟、寒禽,草曰寒卉、黄草,木曰寒木、寒柯、素木、寒条。”李贺《李凭箜篌引》“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王琦注:“寒兔,谓秋月。”古人认为冬天的草叫寒卉,冬天的鸟叫寒鸟、寒禽,冬天的树叫寒木、寒柯、寒条,秋天的月亮叫寒兔。简言之,是用“寒”来表示秋天或冬天这一时令季节。再看《汉语大词典》解释“寒卉”为“冬天生长的草”,“寒鸟”为“寒天的鸟”,“寒木”为“寒天的树木”,“寒柯”为“冬天树木或树干”,“寒原”为“冬天的原野”,可谓与古注一脉相承,完全相同。“寒”能够表示秋冬季节,其反义词“暖”来表示春天应该也是合乎情理的。
最后来看文意。《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诗歌描写湖畔春水初涨之时,树枝上有黄莺竞相跳跃,婉转歌唱,半空中有飞翔的燕子为筑巢啄泥衔草,盛开的野花让人眼花缭乱,蓊郁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柳树翠带飘扬,洒下一片新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春天景象。该诗紧扣季节和环境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如果说“新燕”营建新巢的景象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那么“早莺”为了躲避寒冷(其实羽毛丰满的鸟儿是能抵御寒冷的)忙着抢向阳的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就与整首诗蓬勃向上的意境很不协调。显然,“争暖树”如果理解为“争相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就体现不出黄莺鸣啭、妆点明媚春光的美丽画面。所以,结合上下文意,“争暖树”应该是争相飞到春天的树上此起彼应地歌唱的意思。如此,“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以黄莺、新燕为主,以春树、春泥为辅,这一动态之景为全诗增添了诗情画意,显示出江南春色的明媚可爱,与下文“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一静景组成花红草绿、风暖莺歌的大好春光。
综上所述,“几处早莺争暖树”中“暖树”一词应解释为“春天的树”,课本的注解宜作修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义务教育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教案 第13课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三).docx VIP
- 2025年江苏南京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pdf VIP
-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docx VIP
- 建筑工程述标(鲁班奖项目超高层框架结构技术答辩).pptx VIP
-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知识培训.pptx VIP
- 《电梯关键部件寿命评估技术规范》.pdf VIP
- 高压氧舱技术的进步与挑战.docx VIP
- 消防考试试题100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指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