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标识
中文名:2-丁烯腈
别名:丙烯基腈
英文名:
2-butenenitrile;propenylcyanide
分子式:C4H5N
GB编号:61104
UN编号:
CAS号:4786-20-3
理化性质
基本形态: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溶于乙醚、丙酮。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氢。
避免接触的条件:避免与强氧化剂、强酸接触。
毒害性:有毒(LD50)、致癌物。
危险特性
本品易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如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接触酸和酸雾产生有毒气体。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泄漏处置基本方法
1.侦查检测:查明泄漏的部位、形式、扩散范围以及有无爆炸危险,确定是否已采取关阀断源、启动固定消防设施等措施。
2.个人防护: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
3.设立警戒:根据风向和现场环境设定警戒区域,切断火源途径,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参考:上风方向150m)。
4.抢救生命:疏散抢救泄漏污染区人员,必要时采取掩护措施。
5.稀释冷却:利用屏封枪、移动炮等装备稀释降毒、冷却抑爆。
6.关阀断源: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7.洗消:事故处置结束后,参战人员和装备进行洗消;现场环境移交环保等相关部门处理,防止次生灾害。
火灾扑救
基本方法
1.侦查检测:查明着火的部位、范围以及有无爆炸危险、人员被困等情况,确定是否已采取紧急停车、泄压排爆、关阀断料等工艺处置流程。
2.个人防护: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3.设立警戒:根据风向、现场环境和火灾发展态势设定警戒区域,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参考:上风方向150m)。
4.抢救生命:疏散抢救事故现场人员,必要时采取掩护措施。
5加强冷却: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
6.扑灭火势:采用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剂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强度。当灭火条件成熟时,根据燃烧部位确定进攻方向,集中力量近攻强战。若无法断料,使之在一定范围内稳定燃烧。
7.洗消:事故处置结束后,参战人员和装备进行洗消;现场环境移交环保等相关部门处理,防止次生灾害。
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眼睛接触:不允许揉搓眼睛,使眼睛紧闭,轻轻地翻起眼皮并立即冲洗,并继续用大量的温水至少冲洗15分钟。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
注意事项
1.实施侦查检测、关阀断料、堵漏输转等措施时,必须要在技术人员或化学等相关行业领域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2.指挥部的设置、救援车辆的停放(进攻途径的选择)应当在(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的安全区域,避开地势低洼处。
3.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4.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
5.火灾扑灭后,应继续进行冷却直至温度降至安全点,防止复燃
6.在处置过程中,要及时通知环保、安监等部门封堵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污染扩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