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明景悟情,生命突围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赏析地坛景物的特点,品读饱含哲理的语句,感悟地坛带给“我”的生命启示
2.知人论世,深刻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体会作者对于母亲去世的痛悔之情。
3.理解作者在文中对于生死抉择的冷静思考,感受作者表现在字里行间的深沉而凝重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品味作品语言,感受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理解地坛和母亲给“我”的生存启迪。
2.理解并体味作者关于生死抉择的思考,对于人的生命及其所受苦难的感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组筹备《我与地坛》时,发现这篇散文与《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风格迥异,希望同学们能够细读文本,帮助节目组完成节目拍摄。
二、学习任务
课前预习任务
(一)作者简介
史铁生——轮椅上的文坛硬汉
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捐给需要的患者。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是一位对生命特别有感悟的作家,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二)写作背景
史铁生1972年因病致瘫而回京后,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十五年间。
(三)梳理全文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两部分内容,请你为文章节选内容拟定小标题。
明确:第一部分:深爱地坛,感悟生命。
第二部分:深爱母亲,感受亲情。
课中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品地坛景物
《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组前期着重于地坛景物拍摄,请同学们找出关于地坛景物描写的语句,概括地坛的特点,思考它给了作者带来的生命启示,给摄制组提出拍摄建议(从色调的角度提建议)。小组讨论完成以下的表格。
段落
景物
特点
启示
建议
第三段
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的高墙、散落的雕栏玉砌、古柏、夕阳
古老破败
沉寂冷落
生命本真是自然而然地活
用浅淡、朴素的冷色调拍摄
第五段
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竞相生长的响动
生机勃勃
微弱如斯的小生命,都活得自在、精彩、有劲头
用较为鲜艳的色调拍摄
第七段
落日余晖,雨燕高歌、苍黑的古柏、孩子的脚印、青草泥土的气味、秋风里的落叶
充满激情
镇静坦然
身处逆境,也要达观勇敢、充满活力、坦然
用冷暖结合的色调拍摄
小结:三次景物描写从全然的绝望,到发现绝望中蕴藏的生机,再到了悟或残缺或圆满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展现对生命逐步深入的思考。
说明:本任务旨在引导学生进作者为“主观情感”而创设的心灵世界,从景物变化感受作者由绝望而至豁达的心路历程。
学习任务二:悟母亲之情
地坛是史铁生精神得到滋养的一个重要驿站,在他精神跋涉的艰难历程上,还有一个人给了他许多关爱、许多扶助、许多鼓励,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
因此,《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组前期着重于母亲形象的动画制作。请同学们细读文本,找找史铁生回忆母亲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她有哪些举动,我们可以选取哪些镜头进行动画制作?
明确:画面一:选取母亲在家中等我的片段,母亲此时心神不定、坐卧难宁。这里可以使用全景镜头,画面展现母亲在家中活动,表现出母亲的痛苦与心疼,她担心儿子独自一人的安危。
画面二:选取母亲来到地坛中四处张望着找寻我,怕我看到她,所以她悄悄转身后缓缓离去的片段。这里可以用远景和近景相结合,画面先呈现地坛的整体景物,再拉近镜头虚化母亲离去的背影。
文本链接: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劝学》(分层作业)(解析版)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劝学》(分层作业)(原卷版)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师说》——分层作业(原卷版)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探界者钟扬》——分层作业(解析版)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探界者钟扬》——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
- 《我与地坛》(分层作业)(解析版)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我与地坛》(分层作业)(原卷版)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喜看稻菽千重浪》——分层作业(解析版)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喜看稻菽千重浪》——分层作业(原卷版)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分层作业(解析版)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16-1《赤壁赋》(导学案)-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16-1《赤壁赋》(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16-2《登泰山记》(导学案)-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16-2《登泰山记》(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专题小练1:现代文阅读Ⅰ(解析版)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专题小练1:现代文阅读Ⅰ(原卷版)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专题小练2:现代文阅读Ⅱ(解析版)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 专题小练2:现代文阅读Ⅱ(原卷版)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