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别让数字化成为经销商的负担
随着渠道数字化终端软件的普及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厂商意识到终端系统的重要性。于是,几乎所有的品牌商均要求经销商服务自己的业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自己的终端手机系统,并且通过市场费用、人员费用等进行约束。
经销商很苦恼,代理单一品牌风险太高,部分品牌商换经销商就像换衣服,淘汰理由有很多。
于是“共享业务”便出现了,经销商迫于品牌商的压力,青睐品牌商的业务底薪和市场费用,只能要求其下属业务员一人使用多个系统,就是一个业务员拿手机同时使用多个厂家的终端系統APP,进店之后一顿操作,仅拍照就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拜访时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业务员苦不堪言,经销商苦不堪言,品牌商苦不堪言。
是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很多快消品厂商的一大负担!
就品牌商而言,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和战术已定,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厂商共情。做到共情,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品牌商的事情,很多事情涉及经销商,而区域腰部及以上的经销商也意识到数字化的价值,开始自主转型,两者是否可以兼容?兼容则一加一大于二,不兼容则相互伤害。
其二,经销商运营形式
经销商代理品牌的生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专营,生意额的80%以上来源于一个品牌商的产品;二是专销,虽然代理多个品牌,但是每一个品牌都有独立运营的团队;三是混销,代理多个品牌,一个业务同时负责多个品牌运营。
品牌商要充分考虑自己经营产品的定位,充分考虑自己经销商的运营形式,两者结合才能共情,比如有些产品属于高覆盖、高回转、高关注度产品,像农夫山泉;有些产品属于高覆盖、低回转、低关注度产品,像日化和纸卫。产品不同,厂商数字化共情的模式是不一样的,生搬硬套就会出问题。
包括销量容量和利润容量两大板块,这直接关系到经销商对品牌商产品的经营意愿。数字化转型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品牌商在经销商心目中分量不高,就不要强行增加工作量,否则不但没有做成数字化,还会流失一部分经销商,得不偿失。
做好共情是厂商数字化的基础,我见过太多的品牌商,一厢情愿地做数字化,聘请行业专家来做指导,结果往往一败涂地,问题就出在这里。例如,做饮品数字化的做调味品,做酒水数字化的做休闲食品,失败既不是战略问题,也不是战术问题,而是共情问题,不符合企业实情,不是赋能,而是“负能”。
本人与国内几家数字化系统供应商,就品牌商数字化转型有过多次合作。我结合品牌商现状提供数字化落地逻辑,系统供应商提供与之匹配的工具服务。
其一,合作伙伴关系
想要建立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厂商应该共同合作、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双方应该进行有效沟通,分享信息和数据,以确保利益的平衡和相互信任。
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数字化是厂商共同的需求,合作的关系建立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共享数据来优化生产计划、库存管理和供应链配送。数字化转型需要各方共享信息和数据,以便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和供应链状况。
但实际上厂商之间总是有个无形的数据壁垒,品牌商有些数据不希望让经销商知晓(经销商看到的数据永远是经过人为修饰的),经销商也有些数据需要向品牌商保密(为了费用、为了达标要进行数据“美化”),久而久之,问题就产生了,厂商相互造假,信任感缺失,数字化越走越偏。
所以如何平衡厂商合作伙伴关系,做到数据坦诚,尤为重要。这里不仅是简单的数据共享权限的开通,还包括考核机制、业绩增长机制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其二,共同利益
厂商应该寻求共同的利益,比如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共同制订并实施数字化策略,以促进业务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品牌商的利益点很简单,希望品牌力越来越强,销量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高;经销商的利益点也很简单,希望区域口碑越来越好,销量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高。看似两者吻合度很高,实则不然。就销量和利润而言,品牌商希望这些均来源于自己的产品(一对一),经销商则希望这些来源于自己代理的所有产品(一对多)。
例如,品牌商希望经销商把自己的产品覆盖到更多的网点,最好做到单品牌通路精耕,经销商也希望自己的产品覆盖更多的网点,但这个覆盖与品牌商不同,他希望把网点做精,把自己代理的所有产品都送进去。但业务员的精力有限,需要平衡拜访家数和在店时间的问题。单品牌运作可以提高拜访家数(一天35家左右),但人力成本较高;多品牌运作可以降低人力成本,但拜访家数较低(一天20家左右)。
所以品牌商做数字化可以要求经销商怎么做,但如何平衡厂商实实在在的利益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平衡不好就会有2套数据—经销商自己的数据和让品牌商看的数据。
其三,效率和管理
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生产和供应链的效率。厂商可以共同优化业务流程和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和供应链的协同,减少时间和资源浪费。同时也可以建立透明的管理体系,建立合适的沟通渠道和管理流程,以确保信息的传递和问题的解决。
效率不是以牺牲某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