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药在论治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的运用思路
[摘要]结直肠癌的内科治疗进展迅速,但与其治疗相关的周围神经毒性、骨髓抑制、皮疹是影响疾病预后的常见因素;随着疾病进展而出现的危急重症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在现代医学对上述病症以对症处理为主且疗效有待提高的前提之下,中医基于“病证结合”“治病必求于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理念,选用化裁经典方剂进行辨证施治以缓解病症,防治传变,改善预后,为运用中医中药防治结直肠癌提供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结直肠癌;防治传变;经典方剂;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5.03.022
1治脾以安五脏,未治而先防,提前干预以优化治疗条件
2平和气血阴阳,既治而防变,协调用药以提高临床疗效
“气血阴阳不和”是结直肠癌发展的核心病机,平和气血阴阳可通过增效减毒提高靶向治疗疗效[10]。有学者认为恶性肿瘤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肿瘤阴阳气不相接[11]。肝疏泄得当气机升降出入有常可行气化瘀,以防癌毒停滞,防止远处转移;心行血、脾统血共同发挥作用,以助血行脉内,使药物到达目标部位靶向抗肿瘤,同时避免出血等不良反应;研究表明新生血管有赖于“阴平阳秘”,肿瘤血管处于阴阳失衡状态,故新生血管病态生长[12-13]。贝伐珠单抗等正是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发挥作用。阴阳平衡可协同靶向药物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治疗效果。靶向药物易致气阴损伤,辅以滋阴润燥的方剂可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避免因不良反应而导致治疗失败;肾精亏虚日久可致肾气虚进而肾阳虚,阳虚则阴寒凝结、寻经传变,使肿瘤侵袭与转移。温阳益阴可防止肿瘤传变[14]。
3调肝以治五脏,治后而防复,持续作用防治不良反应
“肝经寻腹里”为结直肠癌转移的经络通道,调肝可防止结直肠癌复发转移。肝为五脏之贼,风为百病之长,其余五脏的传变与肝密切相关[15]。肝藏血功能发挥正常,心血得以在脉内正常运行,防止血溢脉外,防肿瘤血行播散转移;肝主疏泄,肝疏泄与肺宣发肃降配合以调畅气机,使呼吸运动如常。疏泄失常则减弱肺宣肃之功能,肺脏功能减弱日久则肝侮肺,可使肿瘤肺转移;肝发挥正常功能,疏泄得当,以防肝木克脾土,使后天之本愈虚;《张氏医通》记载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泻,归经于肝而化清血。精血同源可互相转化,调肝亦治肾。若肝受邪则子盗母气,肝病及肾。因此,调肝治肝则五脏皆安。研究发现调肝方剂可逆转靶向药物耐药,进一步持续发挥作用[16]。
4中医经典方剂在内科治疗相关并发症运用思路与方法
4.1周围神经毒性
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与奥沙利铂的应用密切相关。目前临床解决方案主要有甲钴胺营养神经、局部冷冻、中成药剂改善循环及对症处理。四肢肢体末梢感觉异常的症状群,在《金匮要略》中即有描述,如《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记载“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篇》记载“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17]。目前中医临床研究已有报道,如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FOLFOX方案,对比联合甲钴胺方案,其周围神经毒性反应明显减轻[18];桂枝芍药知母汤中芍药苷、知母皂苷等有效成分具有拮抗神经损伤、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这些均为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与方法。
中医历节病、血痹病等并非因抗肿瘤治疗所引起,显然不可简单套用经方进行治疗。中医注重“审症求因、辨证论治”,其手足麻木之症多非病机单一,西医有1~4级程度之分,中医则有偏风、偏寒、偏湿、偏血虚血瘀及风、寒、湿合而为痹之差异,且身体状态因人而异,故虽同病(症)而当异治,其治之要在于明辨病因。偏于风者,多本肺气不足、营卫不和,可予桂枝芍药知母汤且重用桂芍,必要时加用宣降肺气之品以助其力;偏于寒者,多本阴寒内盛或化疗后气血匮乏,可予桂枝芍药知母汤且重用桂枝,再合干姜、附子、当归等散阴寒,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用;偏于湿者,多本痰湿内聚或化疗后水液运化失司,可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再合苓桂术甘汤等以助其力;偏血虚血瘀者,多本气血不足,受化疗后耗气伤血以致程度加重,当予黄芪桂枝五物汤以温通血脉;若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者,可于黄芪桂枝五物汤基础上再合麻黄、白术、附子,即取麻黄加术汤、白术附子汤之散表之寒湿、逐皮中之水气之用也。
4.2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的发生与化疗密切相关(排除侵犯骨髓),多与伊立替康、卡培他滨、氟尿嘧啶及贝伐珠单抗有关。目前临床解决方案主要有长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提前干预及短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症处理。骨髓抑制的临床症状表现多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记载“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