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谏逐客书》 教学设计(任务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pdfVIP

11.1《谏逐客书》 教学设计(任务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语文年级高一学期秋季

课题谏逐客书

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修下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知识卡片,积累识记重要文言知识。

2.学会运用开门见山的谏说方法,掌握举例论证、类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3.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李斯高超的劝谏艺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制作知识卡片,积累识记重要文言知识。

2.学会运用开门见山的谏说方法,掌握举例论证、类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会运用开门见山的谏说方法,掌握举例论证、类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2.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李斯高超的劝谏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烛之武退秦师》中,秦晋大军;联合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不费一

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就使秦晋盟约破裂、自动撤离,真可谓“三寸巧舌胜于百万雄兵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辩士一一李斯。看一下李斯的《谏逐客书》,是怎样劝说秦王放弃“逐

客”政策的。

二.学习目标

1.制作知识卡片,积累识记重要文言知识。

2.学会运用开门见山的劝谏方法,掌握举例论证、类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3.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李斯高超的劝谏艺术。

三.解读题目

谏一一下对上进行劝诫的用语,即用言语规劝君王或尊长改正错误。

逐客——驱逐客卿

书一一上书,奏章,古代臣下向君王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谏逐客书一一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为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而写的一篇奏章。

犀利深刻、论辨雄健,富有气势。

四.背景介绍

据《史记》记载,秦王逐客的导火索是“郑国渠事件:

秦国为了统一天下,广揽人才。韩国为了削弱秦国的实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际,派水

利专家郑国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修建灌渠的方式来耗费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力。

计谋败露之后,秦国的宗室大臣诬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秦王驱逐客卿。公元前237年,

秦王下令驱逐在秦的六国客卿,李斯亦在被逐之列。于是,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

秦王看后,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政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五.自主思学

任务一:利用知识卡片,落实文言知识。

制作卡片是文言文学习非常实用有效的方法。请同学们从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等方面展示落实情况。

知识卡片1——通假字:

①遂散六国之从同“纵,合纵。

②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同“纳,接纳。

③而陛下说之同“悦,喜欢。

④河海不择细流同“释,舍弃。

⑤藉寇兵而赍盗粮同“借”,借给。

知识卡片2词类活用:

①西取由余于戎名词作状语,向西

②东据成皋之险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③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宝贝

④却宾客以业诸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就霸业

⑤遂散六国之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解散

⑥逐华阳,强公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得强大

知识卡片3特殊句式:

①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判断句

②并国二十定语后置

③外树怨于诸侯介词结构后置

④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省略句

⑤百姓乐用被动句

链接高考,解答高考试题

牛刀小试1断句: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牛刀小试2——翻译: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六.精导学

任务二:分析文本结构,学习论证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