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ZB 1164-2019 泵用不锈钢焊接钢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77.140.75H48

ZZB

浙江制造团体标准T/ZZB1164—2019

泵用不锈钢焊接钢管Weldedstainlesssteeltubesforpumps

2019-08-29发布2019-09-30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发布

T/ZZB1164—2019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分类及代号 1

5基本要求 1

6技术要求 2

7试验方法 4

8检验规则 5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

10订货内容 6

11质量承诺 6

T/ZZB1164—2019

II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双森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台州北斗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洪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森态净水科技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勤军、段从军、余子英、朱东锋、戴雄伟、陈震、程建平。

本标准评审专家组长:杜锡勇。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T/ZZB1164—2019

1

泵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泵用不锈钢焊接钢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及代号、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订货内容和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钢管采用直缝式单面氩弧焊焊接方式制造、公称外径(D)为40mm~230mm、公称壁厚(S)为0.70mm~4.0mm、最大承受压力为4.5MPa的泵体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管(以下简称钢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42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

GB/T246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GB/T2816—2014井用潜水泵

G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GB/T11170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GB/T12770—2012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20123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20124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GB/T20878—2007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30062钢管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3006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分类及代号

钢管按交货状态分为两类,其类别和代号为:

a)焊接状态H;

b)磨(抛)光状态SP。

5基本要求

5.1设计

T/ZZB1164—2019

2

应具备保证尺寸偏差、焊接工艺等钢管关键质量指标的工艺及装备的优化设计。

5.2原材料

应选用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如GB/T20878—2007中的S30403和S30408。

5.3工艺及装备

5.3.1应采用在线内外焊缝整平工艺。

5.3.2应采用在线圆度控制工艺。

5.3.3应具备等离子氩弧焊全自动设备。

5.4检测能力

5.4.1应具备材料化学成分的检测能力。

5.4.2应具备钢管不圆度和焊缝整平在线监测的检测能力。

5.4.3应具备钢管尺寸精度、力学性能、无损检验等项目的检测能力。

6技术要求

6.1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6.1.1外径和壁厚

6.1.1.1钢管的公称外径(D)为40mm~230mm。

6.1.1.2公称壁厚(S)为0.70mm~4.0mm。

6.1.1.3钢管的外径和壁厚的允许偏差应分别符合表1、表2的规定。

表1钢管的公称外径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外径D

焊接状态(H)允许偏差

抛光状态(SP)允许偏差

40~<100

±0.12

±0.10

≥100~230

±0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