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输卵管交界性肿瘤合并扭转及坏死1例
[关键词]输卵管肿瘤;交界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R711.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5.09.033
1临床资料
2.1输卵管交界性肿瘤的诊断
图1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40)
A.交界性肿瘤囊内结构复杂,gt;10%的区域衬覆上皮增生(复层、出芽和乳头),箭头处是出现一定异型性的衬覆立方或柱状的输卵管型上皮细胞乳头状结构;B.交界性肿瘤中可出现单个细胞或细胞团游离在腔内,箭头处为游离细胞团
本例患者33岁,无典型输卵管肿瘤三联征,仅在发生输卵管扭转时出现明显腹痛,可触及腹部包块,体检盆腔彩超提示盆腔类圆形低密度影,考虑附件来源;B超提示可能为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肿瘤常见标志物未见异常。术中发现患者双侧卵巢并无异常,右侧输卵管增粗扭转坏死,术后病检结果示右侧输卵管交界性肿瘤。病理切片可见囊内结构复杂,可见乳头分支及单个细胞或细胞团游离在腔内,局灶出现微乳头型成分,范围lt;5mm,缺乏间质浸润,细胞形态有一定的异型性,符合输卵管交界性肿瘤病理诊断标准。
免疫组化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已成为细胞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病理诊断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不可或缺的病理技术手段之一,除诊断及鉴别诊断外,还可用于疾病的预后判断及对治疗反应的预测。在妇科肿瘤方面同样也大量运用免疫组化协助诊断疾病及预后预测,但输卵管交界性肿瘤病例数量稀少,无详细及系统的免疫组化研究,只能参考卵巢交界性肿瘤进行分析。本病例的CK7、Pax-8、波形蛋白、WT-1(+)、P16(部分+)表明肿瘤来源于上皮细胞;ER、PR(部分+)表明肿瘤对激素敏感度低,激素治疗对该受体部分阳性患者的治疗无明显意义;HNF-1β、NapsinA、CK20是卵巢恶性肿瘤特征性标志物,本病例为阴性说明肿瘤来源并非卵巢[11];Ki-67是公认的肿瘤预后指标,Ki-67含量越高预后越差,本例患者免疫组化Ki-67含量为5%,预后较好。总之,免疫组化可分析出该患者的肿瘤是非卵巢来源的对激素治疗不敏感的上皮细胞肿瘤,预后较好。
2.2输卵管交界性肿瘤鉴别诊断
输卵管交界性肿瘤无明显临床特征,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2.2.1附件炎性肿块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或盆腔包裹性积液均可引起腹胀、盆腔包块,有时可引起脓性阴道分泌物或发热。
2.2.2卵巢肿瘤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超声、CT等影像学有时可鉴别,病理检查为确诊金标准。
2.2.3子宫内膜癌多以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诉,偶有阴道排液,易与输卵管肿瘤三联征混淆,诊刮可鉴别。
2.2.4输卵管癌输卵管癌临床症状与输卵管交界性肿瘤相似,镜下表现可见多数乳头状结构形成筛状结构及罗马桥,乳头分支多,范围gt;5mm。
2.3输卵管交界性肿瘤的治疗
本例患者进行患侧附件的切除,对对侧卵巢进行活检后保留对侧附件,术后恢复良好,既排除转移又排除卵巢肿瘤可能。该患者因急腹症行急诊手术,术中肉眼未见患侧输卵管明显异常,未能在术中进行病理冰冻切片快速检查。输卵管交界性肿瘤肉眼与输卵管系膜囊肿类似,无明显乳头状或菜花样新生物,极易发生漏诊及误诊。同时,体位及发生坏死等原因,B超也极易漏诊及误诊。在日常的手术中,手术时仍应剖视标本,对可疑的输卵管病变可送病理快切,病理仍是诊断输卵管交界性肿瘤的金标准。
研究证实继发于输卵管肿瘤的播散性盆腔内浆液性肿瘤多来源于输卵管伞端内膜,输卵管伞端内膜上皮细胞易脱落种植于盆腔腹膜[14]。当输卵管发生病变时,细胞黏附力变低,更易脱落种植。本病例第2次手术不仅切除患侧卵巢,还进行大网膜切除术及双侧盆腔腹膜活检术,以便排除存在腹腔内种植转移可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可能。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刘菲菲,谷丽萍,刘影,等.原发性输卵管癌11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560–1561.
[2]刘爱军.重新认识输卵管病变[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4,21(9):533–537.
[3]GattoV,SelimM,LankeraniM.Primarycarcinomaofthefallopiantubeinanadolescent[J].JSurgOncol,1986,33(3):212–214.
[4]LalwaniN,ShanbhogueAK,VikramR.Currentupdateonborderlineovarianneoplasms[J].AJRAmJRoentgenol,2010,194:330–336.
[5]StephensD,PillaiS,ChamE,etal.Serousborderlinetumoro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