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周边离焦控制近视及周边离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docx

视网膜周边离焦控制近视及周边离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视网膜周边离焦控制近视及周边离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郑媛媛付燕杨路陈曦

[关键词]?近视;视网膜周边离焦;角膜地形图;多光谱屈光地形图

[中图分类号]?R778.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4.11.029

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当眼调节放松时,外界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之前聚焦,物像形成于视网膜之前,从而形成近视。目前比较认可的近视机制是视网膜周边离焦学说,另外还包括调节滞后学说及形觉剥夺学说等[1]。有研究指出,视网膜可识别局部离焦区域,以调节眼睛局部和整体的生长[2]。近视周边离焦已成为减缓近视进展的主要趋势[3-4]。随着研究人员对近视动物模型的不断探索,周边离焦检测技术在近视控制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周边离焦检测技术在预测近视进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视网膜周边离焦控制近视的研究

1.1??动物实验研究

1.2??临床试验研究

远视表现为相对外周近视,近视则表现为相对外周远视[12-13]。儿童轴性近视研究结果显示,近视患儿较正视儿童具有更大的周边远视性离焦,周边离焦较中央离焦对眼球的生长和屈光发育过程的影响更大[14-15]。然而,Rotolo等[16]在不同近视患儿中开展的研究表明,相对周边屈光度(relative?peripheral?refractive,RPR)无法预测患儿的近视进展,控制周边屈光治疗所获得的减缓近视进展疗效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周边屈光是否是中心屈光发展的原因或结果仍有争议。研究发现,离焦软镜在矫正中心远视的同时施加相对周边近视离焦,配戴双焦点离焦软镜儿童的近视进展和眼轴增长显著减少[14]。

2??视网膜周边离焦的测量

视网膜周边离焦值是指视网膜周边某区域等效球镜值与黄斑中心区等效球镜值的差值。若差值为正值,表示周边远视性离焦;若为负值,表示周边近视性离焦。基于周边离焦理论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多焦点离焦软镜等可改变近视患儿的角膜屈光度,减弱中央角膜屈光度,增加周边角膜屈光度,呈相对正屈光状态[17]。视网膜周边离焦对于患儿眼轴增长及近视进展的防控和预测非常重要,可通过多种方法对周边屈光度进行检测,从而获得视网膜周边离焦值。周边屈光度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检影验光、主觉验光、红外电脑自动验光仪、像差仪等,但上述测量方法对视野角度的精确度无统一标准,且无法评估视网膜周边屈光状态。目前,视网膜周边离焦检测方法评估多应用角膜地形图、开窗式自动验光仪、多光谱屈光地形图等。

2.1??角膜地形图

近视性离焦是抑制近视进展的关键因素,延缓人眼因周边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而导致的眼轴增长。角膜地形图可为角膜塑形后人眼角膜光学特性及周边离焦状态提供有力分析,对于周边近视离焦的预测更为方便和直观[18]。

戴镜后,角膜前表面中央区和旁周边曲率差值在角膜地形图上形成离焦环,从而推测视网膜周边产生近视性离焦。Lee等[19]使用角膜地形图中屈光图分析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角膜的周围屈光状态变化及眼轴生长与角膜地形变化的关系,通过计算角膜中央和旁中央的屈光力差,评估周边角膜屈光变化。对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中央和外周屈光度和角膜地形图参数数据分析表明,角膜塑形镜诱导沿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外周屈光发生显著变化,在垂直方向产生更多的视网膜周边近视离焦[20]。研究发现,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周边近视离焦量是中央校正量的2倍,角膜地形图的变化可分析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周边视网膜离焦变化,角膜地形图可作为推断周边离焦变化的可选择方式之一[21]。

2.2??开窗式自动验光仪

开窗式自动验光仪运用红外光眼底反射、图像传感器技术、计算机信号测量不同距离视标眼球的屈光状态,检测人眼的调节状态及视网膜周边离焦。Moore等[22]认为,WAM-5500开窗式自动验光仪的周边屈光度测量显示出良好的重复性,但重复性随着偏心率的增加而下降,其周边屈光度测量的重复性不如中心屈光度测量法。采用开窗式自动验光仪对近视患儿在配戴多焦软镜前后所发生的RPR及角膜相对周边屈光力变化进行测量;结果显示,RPR由远视性离焦显著向近视性离焦漂移,且幅度随周边角度增加而增大,多焦软镜使角膜相对周边屈光力增加,从而增加视网膜的周边近视性离焦量[23]。Demir等[24]研究发现,较COAS-HD?VR像差仪,Shin-?Nippon?NVision-K?5001开窗式自动验光仪在分析中心离焦部分瞳孔直径和睫状肌麻痹前的主观屈光度方面可测量到更多的远视中心屈光度。

新日本开窗式自动验光仪是目前近视研究中最常应用的光学测量仪器之一。其不足之处是其利用多个红外光弧排列在直径2.3mm的圈内,而不是通过单一的测量点获得屈光度,对患者的配合度要求较高,测量方法繁琐,耗时长,对配戴光学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