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阶段检测卷二;1.下面为北宋“二府三司”制度的结构框架图。这一制度的设立,反映了()
A.君权对相权的制约B.专制皇权受到削弱
C.宰相职权范围扩大D.中央加强控制地方;解析:北宋时期设置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权,后演变为二府三司制,二府即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三司即度支、盐铁和户部,因此这一制度的设立反映了君权对相权的制约,故选A项,B项错误。“二府三司”制度的形成是分割宰相权力的结果,C项错误。设立这一制度是为了加强皇权,而不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项错误。;2.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据此可以判断,“行中书省”是()
A.中央的派出机构B.皇帝的中枢秘书机构
C.地方的自治机构D.掌管民族事务的机构;解析:据材料“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可知,元朝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行省制,是元朝中央的派出机构,故选A项;行省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不是皇帝的顾问机构,排除B项;行中书省是元朝加强对地方控制的制度,不是地方自治机构,排除C项;宣政院是掌管民族事务的机构,排除D项。;3.[2024·天津河北区高一检测]下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宋史·地理志》整理)。根据下表中的信息,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A.崇文抑武得到贯彻B.地方治理得到强化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地方官员贪污腐败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相比于960年,979年时州县数量大增,这是宋初统治者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分割地方权力的结果,故选B项;“崇文抑武”不合逻辑,题干未见文官、武将的信息,排除A项;“完成南移”不合时空,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在南宋建立后,排除C项;“贪污腐败”不合题意,题干未见官员以权谋私的信息,排除D项。;4.[2024·湖北重点中学高一阶段测试]两宋时期,江北的粟、麦、黍、豆等品种推广到江南、福建、广东等地,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推广到江淮一带,并逐渐推广到北方。北方人大量南迁后,大批优秀的文化人也来到了南方,带来了北方的各种文化和风俗。这说明当时()
A.农民生活与市场联系密切B.农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C.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解析:据材料可知,两宋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推广到南方,南方的水稻推广到北方,北民南迁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即体现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选D项;农民生活与市场联系密切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农业结构指农业中作物栽培及牲畜、家禽饲养等部门构成,与“文化人也来到了南方,带来了北方的各种文化和风俗”不符,排除B项;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5.[2024·山东聊城高一测试]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下列两首诗歌可用于说明,由唐至宋()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唐]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赵恒《劝学诗》
A.门第观念趋于淡化B.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C.战争逐渐减少D.治国方略发生变动;解析:据材料“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书中自有颜如玉”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尚武,诗歌体现了通过从军来获得社会地位,而宋朝重文轻武,更多地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取功名,这种变化反映了宋朝治国方略的变动,故选D项;门第观念在宋朝趋于淡化的表现为:大批平民出身的士人进入政坛,婚姻标准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材料中仅体现了人们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并没有体现平民还是士族阶层,不能反映门第观念的淡化,排除A项;宋代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的表现有: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较为松弛,材料中宋朝诗歌反映的是通过科举获得功名,不涉及社会控制松弛的问题,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与周边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较多,排除C项。;6.[2024·山东威海检测]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出现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中书省等。该时期()
A.地方实行南、北面官制B.山东归中央直接管辖
C.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D.中书省是地方常设机构;7.[2024·贵州毕节高一测试]宋朝对外贸易突飞猛进,出口的大多是陶瓷、丝绸等手工制品,而进口的多半是原材料、香料、矿石等。这说明宋朝()
A.进口商品多为奢侈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导学案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doc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导学案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doc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导学案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doc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ppt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ppt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pt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ppt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阶段检测卷一.ppt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pdf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同步课件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