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国式老板心里,都住着一个东北农嫂.docx

每个中国式老板心里,都住着一个东北农嫂.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每个中国式老板心里,都住着一个东北农嫂

相对于火爆的辛巴和东方甄选硬怼,我们更应该关注东北农嫂的行为。

因为类似的“不讲武德”,在我们这个市场上,几乎天天发生,是非常典型的商业现象。

东方甄选下架了东北玉米,辛巴道歉,东北农嫂被骂得关了抖音直播间。看上去是个三输的局面,但实际上,东方甄选只是换了产品卖,粉丝该拥护的还是拥护;而辛巴这种网红卖家,就是趁机拉一波流量,至于口碑,他们好像也不那么在乎;真正受损失的其实只有东北农嫂。不光失去了像东方甄选这么优质的渠道,还在诸多消费者那里丧失了口碑,更关键的是,它丧失了供应链的信任。

在线下颇有影响力的胖东来超市,也在此事件后,下架了东北农嫂的产品。

现在有很多人说它“不讲诚信”“过河拆桥”“破壞商业规则”“咎由自取”等,各种谴责扑面而来,估计这家企业的压力也是很大。

我不想在伦理道德上去批判谁,更想说的是,东北农嫂是个普遍现象,非常符合最朴素的人性。它是认知问题,不是道德问题。换句话说,他们不是坏,是想当然地、自以为聪明地做了傻事。

以前房产中介最痛恨的是,房客看了中意的房子,偷偷联络房东成交。这在行业内叫“跳单”。问题是,所有这么做的房客都没有道德负疚感,反倒因为占了便宜而沾沾自喜。身边也没人谴责他,反倒觉得这人精明、厉害。

比这更普遍的是,很多人会在线下去看衣服、看箱包、看化妆品,看中以后,再到网上去比价、下单。这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消费习惯,甚至被称赞“持家有道”“会过日子”。

这些房客应该被谴责吗?线下试货网上下单的顾客应该被谴责吗?

都不应该。人是趋利的,如果能少花钱,谁愿意去当冤大头?这不是该不该谴责的问题,而是一个利害问题。

为什么现在房产交易“跳单”的现象少了?因为有了相关法律条款,“跳单”成本高了,并不是人们认为“跳单”不对。

此类现象如此普遍,是因为“绕开中间商,就能占到便宜”的理念,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但根深蒂固,而且毫无道德压力。

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凭着朴素的直觉思考没问题。有时候占点便宜,有时候掉个坑,也算是生活乐趣。

但如果你是做企业的,这么玩还真会把自己玩残。

不认同中间商的价值,会让你在渠道链中无比孤立,你的企业势必举步维艰。

如果你再在渠道合作中过河拆桥,就可能众叛亲离,成为众矢之的,被行业所不齿。

如今,诸多不堪忍受的厂家又想到找经销商供货了,但已物是人非,回头很难,代价很大。

一些做OEM(代工)的厂家,希望通过宣传自己是大品牌生产商的身份,来推广自己。这从古到今,从西方到我国,就没听说过成功的先例。

市场规律很强大,也很残酷。

社会越不承认渠道价值,那么建设和维护渠道的成本就越高,效率就越低。对应的就是更高昂的渠道成本。

中国大陆商品的流通成本率,多数是在80%以上,即一个成本为20元的商品,最后会以100元以上的价格到消费者手里。甚至有些特殊产品的流通成本率高达95%以上。这个成本率远高于发达国家。

即便如此,经销商也好,零售商也好,还普遍过得非常苦,利润低下,经营艰难。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亚洲版)》中指出:亚洲企业分销效率的低下是触目惊心的。

不认同代理商的价值,不认同广告商的价值,这是农业文明带给我们的朴素理念。但这在商业文明中,就是一场灾难。

策划大师叶茂中说过,一个企业需要两个经销商,一个负责把产品摆上货架,一个负责把产品放到顾客心里。

而东方甄选这样优质的代理商,恰恰是那种既可以把产品摆到消费者面前,又让产品进入消费者心里的代理商。

一根玉米棒子,种植成本可能确实1—2元。

但把它让更多城里人买到,价值也不低于1—2元。

而让买的人觉得它值6元这件事,至少值2元。

但在不懂市场规律的人眼里(也可能是装不懂),你念了一首诗,就把玉米棒子卖到6元一根,这是丧良心。

不好意思,在很多购买者眼里,诗是产品的一部分,念了诗的玉米就是6元,没有念过诗的玉米3.6元也不买。

广告是产品的一部分,就像开光是佛珠的一部分一样。

莱维特说,以生产为导向,以卖货为导向,而忽视客户价值和需求,是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脱胎于农业文明的我们,短视症还有一个不同于西方的表现,那就是对渠道价值的轻视。

“农嫂”们充斥在神州大地,不光市场上比比皆是,还隐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给我们的商业环境带来危害,给我们所在行业带来危害,更给我们自己带来危害。

我们不光要跟市场上的“农嫂”做斗争,跟企业自身的“农嫂”现象做斗争,还要跟我们心中的“农嫂”做斗争。

然而,破山中“农嫂”易,破心中“农嫂”难。需要我们每个经营企业的人,能够做到明心见性,时刻保持十二分的战略定力。

这次的玉米事件,非常具有典型性。我们做企业的,不应该只拿它当热点,而应该当作一堂深刻的商业课。它至少给我们带来这些启示。

1.凭着直觉做生意不靠谱,一定要对商业规律有所敬畏。

2.价值链中的任一环节,都应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