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脾论治儿童期特应性皮炎经验探析.docxVIP

从心脾论治儿童期特应性皮炎经验探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心脾论治儿童期特应性皮炎经验探析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心火脾虚;儿童;清心健脾;中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5.07.023

1心火脾虚为儿童AD发病的核心病机

1.1心火是儿童AD发病的关键致病因素

《素问·至真要大论》[8]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认为各种皮肤疮疡的主要病因在于心,同时提出浸淫疮的病因在于火热之气亢盛,“岁火太过……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骨痛而为浸淫”[8]。后世医家对浸淫疮的认识基本承袭这一观点。刘完素在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更是明确提出“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9]。宋代《圣济总录》[10]有“风热蕴于心经,则神志躁郁,气血鼓作,发于肌肤则为浸淫疮也”。可见古时中医就认识到心火偏亢是AD发病的重要原因。《小儿药证直诀》[11]言:“小儿纯阳,无烦益火”。小儿为纯阳之体,阳气充盛,生机蓬勃,易患热病,在小儿“心常有余,肾常不足”生理特征下,心火易亢,肾水不足,水火不能相济,进而火热毒邪内生,耗伤阴液,肌肤失于濡养,疮疡由生。

1.2脾虚贯穿儿童AD发病始终

《素问·至真要大论》[8]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邪的产生与脾密切相关,而湿邪是导致AD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根本所在。小儿“脾常不足”,《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法总论》[6]指出“脾常不足者,脾司土气。儿之初生,所饮食者乳耳,水谷未入,脾未用事,其气尚弱,故曰不足。不足者,乃谷气之自然不足也”。万全认为小儿初生,脾胃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在生理层面上即不足,加之小儿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水谷精微物质相对较多,无疑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故小儿脾胃功能易紊乱,常呈现脾虚之证。小儿脾常虚,脾虚失运,水湿蕴聚而不化,则湿邪内生,浸淫肌肤,临床上多见水疱、糜烂、渗出等皮损表现。

2从心脾论治儿童AD

2.1清心健脾,祛湿止痒为主要治法

心脾相生,心为脾之母,脾为心之子,小儿心常有余,心火易亢,母病及子,心脾常同病。临证清心健脾、祛湿止痒为主要治法,处方:灯心草4g、莲子心3g、钩藤10g、黄芩10g、苦参8g、生地黄12g、地肤子10g、徐长卿8g、川芎8g、荆芥8g、鬼箭羽8g、芡实10g、炒白扁豆6g、炒莱菔子8g。

方中灯心草清心火、利小便,莲子心清心安神,交通心肾,二药以“心”入药,共奏清心泻火、宁心安神之功。钩藤主入肝经,兼入心包经,《本草纲目》[17]记载“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息,则诸症自除”。既可平肝息风,又能增强灯心草、莲子心清心除烦之力,对烦躁焦虑的AD患儿尤为有效。黄芩、苦参苦寒燥湿,又有清热解毒止痒之效,生地甘寒清热泻火,兼可养阴,三药相伍,既可清热泻火,又可防黄芩、苦参苦燥伤阴,有“祛湿不伤阴”之义。热邪虽清,湿邪不除,其症难平,故方中选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徐长卿祛风除湿止痒。此外,川芎活血祛风,又有行气之效,取“气行则湿化”之义,三药合用,止痒效佳,且令湿邪外出有径,再以荆芥解表透疹,鬼箭羽解毒消肿,疮疡肿毒自消。方中芡实补脾益肾;白扁豆健脾化湿,既有补益脾胃之效,又可解毒消肿。《肘后备急方》[18]记载“恶疮连痂痒痛,捣扁豆封,痂落即差”。现代药理学也证实白扁豆有调节免疫、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尤适此症[19];因AD患儿临床上多有便秘,又以莱菔子消食除胀,以起通便之效;三药合用,健脾消食通便,旨在培补后天,以令湿无由生,符合AD患儿脾虚的病理特点。诸药相伍,标本兼治,共奏清心泻火、健脾祛湿、祛风止痒之功。

2.3重视调摄养护及健康宣教

合理的调摄养护对AD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皮肤的清洁和保湿是AD的基础治疗,保湿润肤剂可阻止水分丢失、减弱外来刺激、修复皮肤屏障,并有效降低皮肤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数量,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和严重度[21-22]。研究表明每日使用润肤剂可使AD的发病风险降低约50%[23]。

同时,AD患儿应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诱发和加重病情。食物过敏是诱发AD的一大因素,若明确过敏食物,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食用。此外,还应避免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吸入性过敏原及刺激性纤维、羊毛、甲醛等接触性过敏原。

由于疾病管理的复杂性,仍存在患者治疗依从性差、药物用法不正确、疾病认知不足等多方面问题[24],临床上应注重对患儿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加强患儿及家属对疾病和用药的理解,保障疗效。

3医案举隅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53(2):81–88.

[2]孙彩虹,顾恒.特应性皮炎的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