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黄精焖香尾制作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黄精焖香尾制作的相关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黄精焖香尾制作的原辅料、烹饪器具、制作工艺、盛装摆盘、成品感官和注意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黄精焖香尾的制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34花生油
GB270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畜、禽产品
GB27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油
GB27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2763.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2,4-滴丁酸钠盐等112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35883冰糖GH/T1194大蒜
SB/T10416调味料酒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药膳
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不同药物与食物进行合理组方配伍,采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加工制作,具有独特的色、香、味、形、效,且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
3.2
黄精焖香尾
一款将中医经典古方黄精与牛尾结合,具有健脾又滋肾功效的桂药膳。
4原辅料
4.1牛尾应符合GB2707的规定。
4.2冰糖应符合GB/T35883的规定。
4.3蒜米应符合GH/T1194的规定。
4.4制作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4.5食用盐应符合GB2721的规定。
4.6花生油应符合GB/T1534的规定。
4.7酱油GB2717的规定。
4.8料酒SB/T10416的规定。
4.9黄精、肉桂、生姜、丁香、八角、大枣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
2
5烹饪器具
5.1炉灶宜选用燃气灶。
5.2炊具宜选用带盖砂锅,必要时使用高压锅。
6制作过程
6.1原辅料准备
每份(4人享用)黄精焖香尾的原辅料使用量为:牛尾1000g、冰糖200g、蒜米30g、黄精30g、肉桂2g、生姜30g、丁香1g、八角5g、大枣20g,植物油、食用盐适量。
6.2原料初加工
6.2.1牛尾巴洗净,切3cm~5cm段,焯水备用(用生姜、料酒冷水下锅煮开后去血水后捞起冲净),中间撇去浮油和浮沫。
6.2.2其他药材洗净,按原状入膳。
6.3烹饪
6.3.1黄精、肉桂、八角、大枣、丁香放入砂锅加水1000mL,烧开后转小火煎10min备用。
6.3.2热锅放适量油,放冰糖200g炒至起白沫,加水200mL制成焦糖水。
6.3.3姜粒、蒜粒下油锅爆香,加入焦糖水、牛尾、药汁、料酒10mL、食盐2g、生抽20mL大火煮沸改中火煮20min以上,至牛尾巴熟软(必要时用高压锅煮5min),最后大火收计。
7盛装摆盘
宜选用砂锅盛放,或者在瓷盘中摆放成圆形。黄精焖香尾的成品参见附录A。
8成品感官
色泽金黄、明亮,焦香浓郁,鲜香嫩滑。
9注意事项
9.1从菜品出锅到食用时间不宜超过5min,食用温度70℃~80℃度为宜。
9.2黄精焖香尾适用于脾肾虚弱腰痛者,常见食欲不振、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脉弱,食用郁金的人群禁食。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若有需要,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食用。
3
附录A
(资料性)
黄精焖香尾成品图
图A.1给出了黄精焖香尾成品图。
图A.1黄精焖香尾成品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