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
B1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055—2014
油茶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controlofoilcamelliaeanthracnose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05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舒城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检疫局、六安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金安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裕安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束庆龙、段琳、曹志华、郭树林、陈继东、陈名君、胡娟娟、张鑫、张克莉、
李多祥、徐善传、徐光余。
I
DB34/T2055—2014
油茶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措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及周边地区油茶炭疽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730.1-2008油茶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历史病株是指油茶林中存在的每年发病早、树上病部多、病斑扩展迅速、病果增长快、病落果率高
的少数高感植株,它们起着大量积累、增殖病原菌并对周围植株传播病菌的作用。
茶树(CamelliasinensisQ.Ktze.)、山茶(CamelliajaponicaL.)、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
(Lamb.)Hook.)、泡桐(Paulowniatomentosa(Thunb.)steud.)、杨(Populusspp.)、柿(Diospyros
kakiL.f.)、核桃(JuglansregiaL.)、梨(Pyrusspp.)、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une)、
枣(ZiziphusjujubaMill.)、樱桃(PrunuspseudocerasusLindl.)、苹果(Malusspp.)、桃
(PrunuspersicaBatsch.)等。
5为害程度和成灾标准
1
DB34/T2055—2014
5.2
成灾标准
受害植株达到以下指标之一,即为成灾:
——嫩叶被害率≥10%;
——新梢被害率≥10%;
——果实被害率≥10%。
6
疫情监测与调查
6.1病情监测
在油茶园选择每年发病较重的病株并标号,每年从4月中旬开始,每隔5天调查一次发病率,将
调查结果填入调查表见附录A。
6.2植株抗病性调查
油茶林不同植株间发病程度差异很大,在防治前做好病情的本底调查,将不同地块或植株的病情划
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以便确定防治重点区或重点植株。
7防治总则与措施
7.1防治总则
油茶是一种木本油料树种,在防治措施上采用无公害治理措施,以选用抗病品种和营林防病技术为
主,辅以无毒或低毒的化学防治。
7.1.2耐雨水冲刷药剂
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根本性措施是选用抗病品种。新造林必须栽植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按照LY/T
1730.1-2008的相关规定执行(病果率在3%以下)。
2
DB34/T2055—2014
每年发病高峰期,在进行病情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标记严重感病植株(或“历史病株”)。对于老
林,可在冬季挖掉病株并带出林外烧毁,于次年春季补栽抗病良种;对于幼林,可采取高接换优的途径
进行换冠处理。
7.2.2.1.2摘除病梢病果
及时摘除林间的病果、病枝和其它病组织,减少林间病菌侵染来源。剪除的发病部位要带至林外深
埋或烧毁。
7.2.2.2保持通风透光
7.2.2.2.1合理密度
油茶成林后,要及时进行间伐或整枝修剪,其基本原则是保持林分内油茶植株间的枝叶互不交错(郁
闭度在0.7以下为好)为宜。
7.2.2.2.2合理间种
林内避免种植高秆或半高秆作物(如玉米等),以有利于油茶林的通风透光。
7.2.3适时喷药保护
7.2.3.1化学药剂选择
依据炭疽病发生于雨季,选择耐雨淋、持效期长、预防效果好的1%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性能与配
置见附录B)。如果错过最佳预防时机,可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硫磺?锰锌600倍液等
內吸性杀药剂。
——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_T1980-2013_猴头菇生产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1994-2013_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间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迁移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1994-2021_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间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迁移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1995-2013_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间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_安徽省.docx
- DB34_T2088-2019_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2090-2014_地面缆车维护保养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2093-2014_蝴蝶兰组培苗快繁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2094-2014_盆栽菊花生产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2095-2014_一串红盆花生产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2096-2014_盆栽万寿菊生产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2056-2014_栗实象防治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2057-2014_板栗疫病防治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1914-2013_潘集酥瓜_安徽省.docx
- DB34_T2058-2014_栗瘿蜂防治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2060-2014_榉树苗木培育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2061-2022_榉树丰产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2062-2014_宁前胡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 DB34_T2063-2014_宁前胡干燥与分级技术_安徽省.docx
- DB34_T2064-2014_玉米播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作业规范_安徽省.docx
- DB34_T2071-2014_杂交玉米及亲本真实性鉴定DNA分析方法_安徽省.docx
最近下载
- BS EN 12390-4-2019 Testing hardened concrete Part 4:Compressive strength – Specification for testing machines 硬化混凝土试验第4部分: 抗压强度试验机规范.pdf
- BS EN 12350-5-2019 新鲜混凝土试验.第5部分:流动表试验.pdf VIP
- BS EN 12350-4-2019 新鲜混凝土试验.第4部分:密实度.pdf VIP
- BS EN 12350-5-2019 Testing fresh concrete Part 5:Flow table test 新拌混凝土试验第5部分: 流动台试验.pdf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病人的护理.pdf VIP
- 重庆文理学院,校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选复习题1.doc VIP
- 重庆文理学院,校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选复习题2.doc VIP
- BS EN 12350-6-2019 Testing fresh concrete Part 6:Density 新浇混凝土试验第6部分: 密度.pdf
- 交叉配血标本采集流程.pptx VIP
- BS EN 12350-2-2019 新鲜混凝土试验.第2部分:塌陷试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