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科学咨询第期总第期
20(842)
“双碳”目标背景下基于“云降水物理学与雷电学
基础”课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
赵鹏国,季鸿嘉,肖媛元,陆骜,李金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摘要:“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大气科学专业学的科发展和专业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围绕“双
碳”目标,基于“云降水物理学与雷电学基础”课程,挖掘云降水物理、人工影响天气和雷电物理三方面的大学生
创新教育元素,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分析大气污染物成因及相关效应、气溶胶的间接和直接效应、云降
水物理结构与机制三方面的创新训练教育案例。
关键词:“双碳”目标;创新教育;云降水物理;雷电物理
一、研究背景技术发展、行业转型和经济转型都需要更多的探索和
[3-4]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生活的碳排放已经对关注。2020年9月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
气候系统产生显著的影响。IPCC第六次报告中指出,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提
气候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气候变化出了在2050年或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导致的复合极端灾害在未来可能更为频发,而人类与对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老师来说,“双
自然系统所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与气温上升水平、脆碳”目标的提出,既为我们指引了学科发展方向,又对
弱性、暴露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适应措施密切相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王林等[5]
[1-2]
关。IPCC第六次报告也提出,长期减排路径对实现分析了环境科学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和评价体系,
《巴黎协定》温升目标尤其重要,对全球而言,不同区提出了“双碳”背景下环境科学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化
域和国家的气候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所采用教学的改革措施,认为合理的课程设置和考评体系是
的减排策略也会具有差异,在实现减排路径的过程中,学生深入理解“环境治理”和“双碳”目标实质内涵的
[6]
重要方法。陈斌和方艺萍指出,“双碳”目标为环境
类新工科专业提供了新机遇,跟紧产业需求,抓住“新
基金项目: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协同多渠道力量,是实
究与改革项目暨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双碳’目标背现“‘双碳’目标-新工科”目标的重要途径。刘合满等[7]
景下‘云降水物理学与雷电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了“双碳”背景下的“土壤肥料学”教学与创新创
(JYJG2023005);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该课程以“土壤-养分-环境-气候”为核心内容,
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0621016,202210621023)共通过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效地提升
同资助。了学生对“双碳”目标的具象化认知。创新创业能力是
作者简介: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创新创业教育也是高校和学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在新高考改革下的思考与实践.docx
- 大单元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docx
-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docx
-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治理体系构建探究.pdf
- 基于循证教育的国际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SSES为例.pdf
- “揭榜挂帅”制项目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风险识别和应对策略研究.pdf
- 重庆地区中药材类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路径研究.pdf
- 基于使命驱动和贡献导向的科技评价优化思路.pdf
- 3D虚拟仿真技术在功能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pdf
- 基于课程思政的模拟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研究.pdf
-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pdf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例.pdf
-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线性代数”课程为例.pdf
- 基于CIPP模式的研究生全过程理想信念教育成效评价研究.pdf
- 结合自动化专业特点的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究.pdf
- 基于WPS办公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与探索.pdf
-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热点及展望——基于2000—2022年CSSCI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pdf
- 专业课塑造人文情怀和生态意识的路径研究——以“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为例.pdf
- “三全五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研究.pdf
- “四个回归”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十大育人路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