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VIP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张籍《凉州词》;

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一、丝绸之路;一、丝绸之路;一、丝绸之路;(一)陆上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思考点】如何理解将张骞通西域称为“凿空”这种说法?;(一)陆上丝绸之路:;发展受阻;漠北草原(南西伯利亚);印度;《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说:

“臣在大夏(今阿富汗)时,见邛(今四川成都)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yuāndú,即古印度)。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自唐朝的茶文化诞生以后,饮茶之风也风靡全国……并以燎原之势在整个西南大地蔓延开来。为了加强对茶叶的管理控制,唐朝政府颁布了专门的茶马贸易制度,藏族人民以马匹交换茶叶的贸易开始形成……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发展到宋朝时成为了政府加强西南边境地区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维护边境的安宁和平,宋朝和明清的统治者均以茶马贸易巩固边疆,通过开放边境互相贸易的形式,实现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羁縻”目的,利用经济文化的方式阻止了少数民族的武力侵扰。另外,汉人在与少数民族进行经济交流之时在无形中增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感情。

——摘编自聂甘霖、陈纪昌《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四)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沿途气候异常干燥,地形复杂,加之骆驼、马匹运载能力有限,更为严峻的是唐与吐蕃及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剧增。安史之乱后,“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宋朝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府转而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利用先进技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海上,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后,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发达。最终绿洲古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价值。

——据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等整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历史纵横汉志商道

汉志指沙特阿拉伯西部沿海地区,这里在古代也有一条著名的商道,亦称“香料之路”。自东方从海路远道而来的商品先运抵也门,然后用“沙漠之舟”骆驼沿汉志商道转运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再进入欧洲。商人定期组织大规模的商队,结伴而行。在鼎盛时期,商道沿途还出现了一些集市。后来,汉志商道逐渐淡出历史。;(五)汉志商道:;;中国;中国;中国;蚕丝技术西传后,西域丝织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以萨珊波斯风格为典型的西域斜纹纬锦,在中国促使丝织业发生了一场近似革命性的变革,造就了唐宋时期中国丝绸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以后对外传播更为强劲的潮流。

——刘永连《从丝绸文化传播看中国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回流》

使罗马帝国以及因之最后使整个欧洲都不再依靠中国供应生丝的是蚕卵被偷运到欧洲的事件(介于552-554),拜占庭的养蚕业首先是在叙利亚发展起来……与此同时,阿拉伯人又把养蚕造丝的技术从叙利亚传入西西里和西班牙……自7-13世纪,欧洲文献再也不见“丝国人”“Sinae”等字眼。

——【英】赫德逊《欧洲与中国》;结合本课所学内容谈一谈:古代丝绸之路为我们今天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留下了哪些文化内涵?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优质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