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书法鉴赏》课件_6.第六讲 小篆书风.pptx

《大学书法鉴赏》课件_6.第六讲 小篆书风.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小篆书风:李斯与李阳冰

小篆是所有字形中最为规则的。首先,小篆点画之间的空白讲究对称、均匀,点画所围成的空白稍有不匀便会影响效果。其次,篆书笔画对比较小,笔画轻重几乎差不多,小篆甚至强调笔画轻重的相对一致。其三,篆书的外形大多呈方形或者长方形。当然,这三点是针对比较规范的篆书而言,历代草篆则有不同程度的变异。清钱坫《篆书喜晴诗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制王朝。大一统的国家在文化上的直接表现就是统一使用全国通用的文字——小篆。小篆是秦代官方标准字体。这种字体要求用圆转而匀称的粗细相等的线条进行组合,不论笔画多少都要组织在一个长方形之内,结构统一定形,取消了大量的区域异体字,简化了字形,确定了字内偏旁的位置,使字形逐步固定下来。这种字体的代表书家是秦丞相李斯,他为推广使用小篆做了大量工作。其代表作品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会稽刻石》。李斯像一、小篆圣手李斯

峄山碑(郑文宝重刻)《峄山刻石》,又称《峄山碑》。秦始皇二十年(前219),始皇东巡峄山,丞相李斯等颂其功德而立此碑,为始皇东巡第一刻。原石在唐代已毁。现在流传下来的是宋淳化年间郑文宝重刻本,后又有绍兴、浦江、邹县等地刻本。郑文宝刻本历来被认为翻刻本第一。此刻用笔中锋,结体稳健,讲求均衡、对称,由翻刻本也不难想见秦篆体貌。

郑文宝(953-1013),字仲贤,宁化人。宋朝太平兴国八年,登进士第,官至兵部员外郎。郑文宝能诗,善鼓琴,工于篆书。他的篆书老师徐铉称赞其篆书“李阳冰不及,若大篆可兼尔。”徐铉(917-992)为南唐著名《说文》研究学者、小篆家,字鼎臣,扬州任。徐铉与其弟徐锴合称“二徐”。郑文宝与徐铉合作摹刻的《峄山刻石》,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郑文宝刻本。

《峄山碑》石刻单字欣赏就书法艺术而言,《峄山碑》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起收笔全用藏锋,中锋行笔;二是匀速用笔,节奏平缓;三是突出结构的对称性;四是单字所占空间基本一致,字距行距大致相等,章法整齐美观。当然,《峄山刻石》这些明显的特征与徐铉和郑文宝所处的时代也是有关系的。从现存的秦代刻石拓本来看,风格与《峄山刻石》郑文宝本都有一些区别。《峄山刻石》的字形方整而略显板滞,秦刻石则多用弧形或者斜曲笔画,显得流畅一些。

《峄山碑》

赵之谦临《峄山碑》

《泰山刻石》宋拓本《泰山刻石》明拓本

《琅琊台刻石》拓本

《会稽刻石》拓本

以上四种刻石,《泰山刻石》与《琅琊台刻石》虽经历代风雨剥蚀,然犹可见出李斯小篆的古厚之气。李斯小篆为秦时官方书体之楷模,又是后代篆书之祖。汉代《袁安碑》和《袁敞碑》虽由秦篆之长方变为方形,但也不无秦篆的影响。汉末至隋,几无小篆书家,唐代李阳冰出,才得以弘扬李斯的篆法。元代赵孟頫偶及小篆,也清劲可喜。清代孙星衍、钱坫、洪亮吉直承李斯、李阳冰篆法,而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改变李斯、李阳冰篆法,有所发展。《袁安碑》

《袁敞碑》

赵孟頫篆书

孙星衍篆书八言联洪亮吉篆书七言联

吴让之篆书七言联邓石如篆书八言联

权,指秤锤,也称称砣。秦权有铁制与铜制之分。量是计量工具,有合、升、斗、豆、斛、椭等。所谓权量诏版书法,是指秦朝为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度量衡而铸刻在权量上的书法作品,其内容为诏书,所以称“诏版”。秦权量上的诏书有两种:一种是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另一种是在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基础上加刻秦二世皇帝诏书,称为两诏权或者两诏量。由于秦二世统治时间太短,有很多权量还没来得及加刻二世诏书,所以许多秦权量诏书只有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二、权量诏版书法

释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秦诏版拓片

秦诏版拓片释文:元年,制诏丞相斯、去疾:法度量尽始皇帝为之,皆有刻辞焉。今袭而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刻此诏。故刻左,使毋疑。

秦权量诏版拓片

虽然全国各地的权量文字都刻铸统一的文字内容,但是,就书法风格而言,还是丰富多彩的。秦权量诏版文字,有比较工稳的,大多数是属于比较率意的。由于其率意性,秦权量诏版书法被称为草篆。其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字形错落有致。这表现为偏旁和字形大小的错落。字形的正斜对比,产生了一种行气上的变化,而字形的长宽对比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二是用笔灵活而有变化。首先,权量诏版书法在起收上藏锋与露锋并用。其次,权量诏版文字将许多圆弧形笔画变为方直硬折了,或者干脆将笔画断开,形成缺口。同时,权量书法也不是完全不用圆弧形笔画,在一些字中使用弯曲的斜向弧线,从而造成与其他方形用笔的对比,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最后,权量诏版书法在行笔过程中有轻重和方向的变化。

三是竖有行横无列,随意布置,章法自然。由于权量诏版书法的作者是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度量衡统一工作者,所以其诏书的书写

文档评论(0)

kd8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kd8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