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七讲 借古开今:临摹与创作
临摹与创作的关系李可染:“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所谓打进去与打出来,来来去去,学习古人的临摹与跳出古人的创作都是在不断反复中完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过。临摹以及从临摹到创作的转换还是有法可循的。
一、临摹相关概念(一)临摹书法临摹是临写和摹写的合称。所谓临写,就是在参考原作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以至韵味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复制原作的一种方法。所谓摹写,一是指用薄纸覆在原作上,然后用毛笔描摹原作形态;一是指用纸覆在原作上,借助光线把原作笔画投影在所覆纸上,再用毛笔双钩其轮廓,然后填充墨色,也叫做“廓填”或者“响拓”。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对此有很准确的论述: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式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又有以厚纸覆帖上,就明牖影而摹之,又谓之“响拓”焉。临之于摹,二者迥殊,不可乱也。
书法是视觉艺术,应该以视觉去观察其点画的轻重、粗细、方圆、长短,而不是临的时候,简单地去抄字帖上的范字。临写分为对临、背临、意临、选临。对临是直接看着字帖来进行的临写,可以看一笔写一笔,也可以看一字写一字,或者看几字写几字。背临是凭着记忆将原作中的点画形态与韵味临写出来的方法。意临,就是抓住原作特点并参以己意的临写。选临,也叫节临,也就是从字帖中抽取一段来临写。王铎就经常做这样的临摹,如王铎临《张芝帖》。对于书法学习而言,临摹不是目的,而只是学习书法传统的方法。掌握临摹技巧,并有意识地去接近原作,不断学习,定会提高书写水平。另外,对于书法鉴赏而言,要能“鉴”,分辨书法的临、摹也是极为重要的。
王铎临《张芝帖》颜真卿《争座位帖》何绍基临《争座位帖》
(二)字帖;帖、帖学;碑、碑学临摹,也泛称为临帖。临帖的“帖”和字帖的“帖”是一样的,就是书法学习范本的意思,而不是指书法中“帖学”之“帖”。书法中所说的“二王”体系的帖学和北碑体系的碑学范本都可泛称字帖。严格来说,字帖、帖、帖学、碑、碑学几个概念应该加以区分。
首先讨论“帖”之含义。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帖,帛书署也。”清段玉裁注:“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谓之帖,皆谓标题。”而书法史之所谓“帖”,则有法帖、刻帖二义。法帖: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所谓“晋人之书流传曰帖”之“帖”,如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远宦帖》。)刻帖:刻帖的词义固定则在刻帖大兴的宋朝。
晚清关于碑与帖,碑学与帖学的界定有相当程度的变化。帖,可以是刻帖、法帖、字帖。帖学则主要指历史上钟王一脉的书法风格流派,包括以书法墨迹、刻帖、石刻等形制存在的书法作品。碑,泛指碑版书法,秦碑指秦朝碑刻,汉碑指两汉碑刻,北碑指北朝碑版,魏碑则指以北魏为代表的北朝碑刻,唐碑是唐代碑刻的总称。从风格上说,唐碑中有一些承魏碑风格的应属于碑派范畴,也有一些属于“二王”体系的帖学,不能仅仅因为它刻在石头上,而把它称作“碑学”或者“碑派”。作为一种形制和作为一种书法风格的“碑”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就形制而言,墓碑、记事碑、记功碑等石刻是名副其实的碑,而摩崖、造像记、墓志等则是碑的概念的外延。一般而言,书法中的“碑派”,主要是指从书法风格来说,与二王一系相对立的以北朝碑刻为代表的碑派书风。
二、临摹范本选择(一)书体的选择学习书法如从篆书入手一般的学生不认识篆字,少数对图案有兴趣的学生会跟着描画,但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
如从楷书入手,也有问题。易对其厌倦,缺乏陌生感,作品对其视觉的刺激往往不足以激发其学习兴趣。现用的仿宋体,主要来源就是唐楷,往往会没有新鲜感
选择草书是否可行呢?实践证明,草书对一般的学生也有难度。符号化的草书字形需要具有连贯性的书写,而连贯性必须在技法非常熟练的情况下才能完成。
抛开以上三种书体,就剩下隶书和行书,比较而言,隶书应该更适合些。有人将书法分为静态与动态两大系统,隶书属于静态,行书属于动态,故隶书的规范性要更强些。
(二)范本的选择抛开书体限制来看,入门学习的范本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典范性。即书法作品的典范意义。结体怪异者,往往不具有典范意义。过于平正拘谨者也不宜作为初学范本。具有典范性的作品,字体往往大方而得体,如《曹全碑》《兰亭序》等名作就是如此
第二,字数多。如果初学范本字数多,那么,常用字往往就被囊括其中。常用字的掌握,应该是范本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三,影响大。一件书作对后世的影响越大,就说明它往往更值得去学习。初学入门可以选择影响因子更大的碑帖来学习。如果是件时代久远的作品,但影响不大,那它不应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当然,如是新发现的碑帖,还未发生大的影响,那就另当别论。
第四,可生发性。可变化性强。个性强烈的作品,初学者往往被牵着鼻子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连锁新店选址评估表.xlsx VIP
- 第节特种陶瓷粉体制备方法特种陶瓷粉体制备方法.PDF VIP
- 幼儿园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减法》PPT课件.pptx VIP
- 【课件】免疫与免疫规划+第二课时+免疫的功能与免疫规划课件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GBT50417-2017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4-2025学年酒泉市金塔县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入学考试卷含解析.doc VIP
- 飞机维护模拟训练系统.doc VIP
- DBJ51/168-2021四川省住宅设计标准.docx VIP
- [泰州]江苏泰州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招聘员额制工作人员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docx VIP
- DB61_T 5079-20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沿线土遗址振动控制与监测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