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调养 课后总结.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脂肪瘤——长在身体上的定时炸弹,中医教

您内调外养消除隐患

一、脂肪瘤是什么?

定义:一般表现为皮下或机体深部的脂肪团块,大部分无症状,现代

医学定义为【发生于软组织的良性肿瘤】

典型症状:皮肤表面通常看起来正常,轻轻推动肿块,皮肤会出现橘

子皮的凹陷纹理,摸起来柔软有弹性,能轻微推动,无痛感。

成因:遗传、饮食不当、内分泌失调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该病,其中饮

食不当通常是摄入过多炸鸡、肥肉、蛋黄等油腻和高脂肪食物。

常规治疗:手术切除

二、为什么说脂肪瘤是定时炸弹?

01.脂肪瘤虽然生长缓慢,却容易全身各处蔓延,影响美观,影响生

活。

02.深层脂肪瘤,或脂肪瘤较大,会导致功能障碍和压迫性症状。

三、中医视角下的脂肪瘤产生真相

1、气运失常,气化失常所致

肝木之气:

疏泄不及则无汗、尿少、便秘,腹痛、协痛或月经推迟等;疏泄太过

则自汗、尿多、发热、头晕耳鸣或月经先期等。

心火之气:

宣通不及血脉痹阻,口淡、神倦或血寒,宣通太过则舌痛、喉痛、心

慌心烦等。

肺金之气:

收敛不及则汗多、头晕、发热、咳嗽、尿多、痿软等,收敛太过,则

恶寒、胸闷无汗等。

肾水之气:

封藏不及则头晕、发热、足肿等。

脾土之气:

运化不及则腹胀服满,上吐,下泄,全身倦怠,四肢无力等。

2、阳化气、阴成形

包块是形,其根在气!

气化行则形可散

气化滞则形必凝

3、脂肪瘤是:脾胃肝胆之气运行故障

3.1核心枢纽--脾胃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

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

3.2关键脏腑--肝胆

情绪失调→肝气郁结→痰瘀互结→形成脂肪瘤

改变内环境、提升代谢能力

才能解决根本

四、调养方案

1、艾灸

01.中脘穴

胃之募穴,和胃健脾、

降逆利水,减少痰湿生成。

定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操作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皮肤一定距离处进行施灸,使局

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感,灸10-15分钟,至穴位皮肤微微发红。

02.足三里穴

调节机体免疫力、

健脾和胃、补中益气。

定位:位于小腿外侧。从犊鼻穴向下量取3寸。

操作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皮肤一定距离处进行施灸,使局

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感,灸10-15分钟,至穴位皮肤微微发红。

03.气海穴

“元气之海”

培补元气、益肾固精、温阳补气

定位: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1.5寸。

操作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皮肤一定距离处进行施灸,使局

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感,灸10-15分钟,至穴位皮肤微微发红。

04.神阙穴

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减轻痰湿凝聚

定位:肚脐中央。

操作方法: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皮肤一定距离处进行施灸,使局

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感,灸10-15分钟,至穴位皮肤微微发红。

2、仙人揉腹

第一式:按摩心口窝,顺、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21次。

第二式:由上往下按摩任脉,按摩21次。

第三式:从心窝处起两边分开按摩,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而止。按

摩21次。

第四式:由心窝向下,直推至耻骨,按摩21次。

第五式:以右手由左→上→右→下围绕肚脐摩腹21次。

第六式:以左手由右→上→左→下围绕肚脐摩腹21次。

第七式:左手捏胁下腰肾处,右手中三指自左乳下直推至腿夹21次。

第八式:右手捏胁下腰肾处,左手中三指自右乳下直推至腿夹21次。

第九式:推毕盘坐,将胸自左转前,由右归后,摇转21次。毕,又

照前自右向左摇转21次。

3、疏通胃经、大肠经、肝经

胃经:从腹股沟处开始,沿着大腿前侧正中一直拍打至足背。

大肠经:坐位或站位,用艾灸锤或手掌至手背起拍打至肩部。

胆经:从环跳穴开始,沿着大腿外侧正中一直拍打至足背。

拍打时,力度适中,以能耐受为宜,每侧重复拍打80-100次。

4、食养--党参茯皮本草饮

【成份】:

党参、茯苓、白扁豆、橘皮、山药、鸡内金、薏苡仁、莲子、甘草、

桔梗、莱菔子、砂仁

本方性质平和,温而不燥,是调养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

的常用方,适用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佳,大便溏稀,短气乏力,面

色萎黄,体弱易感等症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