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的中医诊治思路与方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阴虚风动证症舌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治法:育阴熄风,活血通络第30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阴虚风动证常用方:育阴通络汤生地黄20g山萸肉10g钩藤15g天麻10g丹参20g白芍10g挟有痰热者,加天竺黄6g、胆南星6g心烦失眠者,加莲子心10g、夜交藤15g、珍珠母30g头痛头晕重者,加生石决明30g、菊花10g半身不遂而肢体拘急麻木者,加当归15g、赤芍10g、、鸡血藤15g、水蛭6g第31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痰热内闭清窍证症舌脉:起病急骤,神识昏蒙,鼻鼾痰鸣,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第32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痰热内闭清窍证常用方:羚羊角汤加减配合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鼻饲。羚羊角粉0.6g(冲)珍珠母30g竹茹6g天竺黄6g石菖蒲10g远志10g夏枯草10g丹皮10g痰多者,加竹沥10ml或胆南星6g、全瓜蒌30g热甚者,加黄芩10g、山栀10g高热者,加生石膏30g、知母10g腹胀便秘者加生大黄10g抽搐者加僵蚕10g、全蝎5g呕血者加生地20g、水牛角30g第33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痰湿蒙塞心神证症舌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神识昏蒙,痰鸣漉漉,面白唇暗,静卧不烦,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第34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痰湿蒙塞心神证常用方:涤痰汤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制半夏10g、茯苓10g、枳实10g、陈皮10g、胆南星6g、石菖蒲10g、远志10g、竹茹5g丹参20g四肢不温,寒象明显者,加桂枝5g温阳通脉;舌质淡,脉细无力者,加生晒参6g以补益元气;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者,加桃仁、红花、川芎、地龙等活血通络。第35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述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第2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因病机分析脏腑功能失调用力过度气候骤变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髓血脉中风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肺第3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风病的中医证候分类病类诊断:中经络——无意识障碍中脏腑——有意识障碍中经络分为五类证候中脏腑分为四类证候肝阳上亢,风火上扰风火上扰清窍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痰热蒙闭心窍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痰湿蒙塞心神气虚血瘀元气败脱心神散乱阴虚风动第4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风病中医辨证思路风、火、痰、瘀、气虚、阴虚是中风病常见的证候要素,临床中以二、三证候要素组合为多。急性期多以风、火、痰、瘀为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则演变为气虚、阴虚或兼有痰、瘀。临床辨证的思路是在客观、准确、全面地采集中医四诊信息的基础上,判断证候要素,通过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方证相应,达到理法方药的完整统一第5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风病中医辨证思路中风病证候演变迅速,应注意证候的动态时空性特征,根据病程进展的不同时点,辨别出相应的证候要素及其组合特征,指导临床谴方用药,并判断预后。如急性期表现为风、火、痰为主者,数日后风邪渐熄,火热渐减,而成痰、瘀为患,当从清热熄风转为化痰通络,待病人渐显正气不足时则当进补气之剂以扶助正气,促进康复第6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辨证思路辨病位深浅中经络者病位浅、病情轻,不伴意识障碍;

文档评论(0)

xiaozhu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