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19张.pptxVIP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19张.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叶嘉莹先生说:我认为辛弃疾是比苏东坡更了不起的一个词人,因为。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丨辛弃疾丨

学习目标壹反复诵读,品味本词苍凉悲壮的意境;贰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字词,初步读懂词意;叁学会理解词中典故的内涵,感悟诗人借典故表达的情感;肆比较本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异同,加深对“豪放词”的理解。

结合注释,疏通词意壹

1、落实以下字词:风流、金戈铁马、草草、赢得、扬州路、可堪2、重视以下倒装句式: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落实重点字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英雄的流风余韵威武雄壮的军队,也指战争或军旅生涯轻率落得宋代行政区域名,相当于现代的“省”不堪,哪堪

落实倒装句式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正常语序是: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正常语序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处理?除了诗词格律方面的考虑外,这样处理还有什么表达效果?

落实倒装句式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正常语序是: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正常语序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处理?除了诗词格律方面的考虑外,这样处理还有什么表达效果?把“英雄”提前,突出、强调英雄不再的悲痛;把“四十三年”提前,强调过去时间之久,自己却依然记得南归的豪情、抗金的烽火,更加强调诗人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品读典故,体会情感贰

本词用了好几个典故,请同学们任选一典故,谈谈你从这些典故中读到词人怎样的情感和用意?(提示:结合文本和注释,抓住体现作者情感态度的字词,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内容。)典故人物人物事迹情感态度写作意图孙权(孙仲谋)刘裕(寄奴)刘义隆(元嘉)拓跋焘(佛狸祠)廉颇草率出师,仓皇而逃不屑讽刺劝为政者勿草率率兵追击,建立行宫耻辱悲哀谏为政者勿忘却一饭斗米,以示可用同情悲叹悲满腔才华无人问置镇京口,雄踞一方起兵北伐,建立刘宋敬仰赞美仰慕歌颂表建功立业雄心叹英雄后继无人

补充背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当时韩侂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人心,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60多岁的高龄来到镇江任职,镇守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但很快便发觉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收复之意。于是他登上了北固亭,联想到历史上这里的人和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悲愤不平。于是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叶嘉莹先生说:我认为辛弃疾是比苏东坡更了不起的一个词人,因为 辛弃疾这个人不只是文学、诗词(很厉害),而且还是一个有豪情壮志的英雄豪杰。

对比阅读,加深理解叁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属于豪放词,但是词作在艺术风格以及情感表达上,都有差别,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作一些比较。艺术风格情感表达原因苏轼辛弃疾写景夸张,极有浪漫主义色彩,人物也更理想化旷达超逸之怀1、神宗、哲宗时期,国家总体处于承平时期2、儒、释、道三家思想圆融汇通,注重顺其自然注重现实性,叙写的江山、佛狸祠等都是真实客观的英雄豪杰之气1、风雨飘摇的南宋末年,目睹金人对沦陷区的蹂躏;2、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

小结虽然历来“苏辛”并称,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思想理念的巨大差异,两首怀古词在意象内涵、思想情感、创作方法、风格方面都表现出了差异性,体现出文人词与英雄词的各异特点。

全词总结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

文档评论(0)

158****20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