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关于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2)第1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汉代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代表:儒家有《论语》、《孟子》、《荀子》;道家有《老子》老子1老子2、《庄子》;法家有《韩非子》;墨家有《墨子》;杂家有《吕氏春秋》;等文风方面《论语》言简意赅《墨子》讲究逻辑《孟子》言辞雄辩《庄子》想象奇特《荀子》论证缜密《韩非子》犀利峻峭诸子散文第2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历史散文史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春秋》只是编年的大事记,写得比较简约。其中的褒贬是通过一字一句来显示的。后人称之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其中的意义很
不容易为读者所领会,后来就有解说、补充它的书出来。
现存的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
氏传》,世称“春秋三传”。
第3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汉代散文政论文:贾谊、晁错史传文:司马迁、班固汉赋:司马相如、扬雄、枚乘、班固、张衡等《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以后一
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至王莽四年(公元23)共229年的断代历史。第4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赋赋的产生赋的特点: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丽。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因而丰富了自己的体制。正由于赋体的发展与楚辞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汉代往往把辞赋连称。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宋玉也有赋体作品,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
第5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汉赋的发展大赋京都赋小赋代表作家、作品: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扬雄《甘泉》、《河东》、《羽猎》、《长杨》班固的《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归田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赋体的流变: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第6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子虚赋月夜泛舟兮,横卧江心;?
与影同醉兮,美于江景。?
皓月高悬兮,四方空亮;?
舟旁落月兮,击之不碎。?
午夜起风兮,飘飘起舞;?
浪欺孤舟兮,仰天长啸;?
青龙出鞘兮,剑搏寒风。?
寒风酷烈兮,催舟却步;?
剑法狂劲兮,招招破风。?
寒风旋走兮,剑亦已醉。?
对酒当歌兮,啸傲江湖。
第7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魏晋南北朝散文这个时期的散文具有如下的特征:①在内容上抒情色彩越来越浓,表达社会政治见解和抒发个人感慨往往密切结合。(写山水景物的散文、抒情小赋)②在形式上骈偶化倾向逐渐明显,更加讲求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体裁愈益多样化。(骈文)代表作家:魏曹氏父子魏晋阮籍、嵇康东晋王羲之、陶渊明南朝鲍照第8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