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辛亥革命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docxVIP

第13讲 辛亥革命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讲辛亥革命

1.(2024浙江)辛亥革命时期,不少革命党人头脑中只有“排满”二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南北议和时,孙中山要求继续把革命推向前进,反对向袁世凯妥协,但“党人即起异议,谓予(孙中山)所主张者理想太高,不适中国之用,众口铄金,一时风靡,同志之士,亦悉惑焉”。材料旨在说明

A.三民主义思想不适合中国的实际B.南北议和改变了辛亥革命的性质

C.革命党人尚未普遍认同三民主义D.孙中山主张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

2.(2024广东)从1911年12月7日起,上海某报连续刊载如图1所示广告。据此可知,当时

图1

A.民国政府奖励工商B.封建习俗荡涤净尽

C.共和理念受到推崇D.租界权益部分收回

3.(2021广东)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

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

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4.(2021湖南)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

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

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

5.(2022湖北)下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

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

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

6.(2020全国Ⅲ卷)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7.(2020山东)图2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①是

图2

A.日本B.英国C.德国D.俄国

8.(2021浙江)1905年7月,孙中山与华兴会领导人商讨时指出:“现今大势及革命方法,大概不外联络人才一义。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朱、陈、张、明之乱,此时各国乘而干涉之,则中国必亡无疑矣。”孙中山旨在

A.批判旧式农民起义的落后性B.强调联合革命力量的必要性

C.说明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性D.阐述反抗列强瓜分的紧迫性

9.(2021浙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10.(2023江苏)下图所示为部分年份英、美、日三国对华输出商品在近代中国总进口中份额变化情况。该情况应存在于

A.1841-1868年 B.1868-1895年

C.1895-1922年 D.1922-1949年

11.(2021全国乙卷)

材料1901年1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新政上谕,宣布新政变法开始。4月,清廷催促各省督抚大臣“迅速条议具奏,勿再延逾观望”。7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会奏,连上三折,此即《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第一折关于教育改革,涉及建立近代学校教育体制、变革科举制度、奖劝游学等内容;第二折关于政治改革,大致包含改善用人行政政策、清除吏治腐败、改良司法,革除弊政等方面;第三折关于军事与经济改革,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实现国家富强,内容包括用西法练兵,学习西方近代农业技术,改良农业,发展工业等。江楚会奏的变法方案对清末的改革拟订了详细规划,得到朝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