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学目标】
了解孔子及《论语》基本常识。
掌握本文得重点实词及重点语句翻译。
通过文章得赏析,把握人物鲜明个性,初步了解孔子得政治思想主张。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等文言知识,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教学难点】
文中所体现得孔子得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教学课时】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
1、了解孔子和《论语》
2、初步感知课文:通读、文中人物及其身份
一、开场白设计
如果您想了解中国得历史,您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您想研究中国得文化,您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她就就是中国文化得一座宝库,她那博大精深得思想,历经千年不朽。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得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她那神圣得智慧之光吧!
二、了解孔子1
师:孔子作为一个伟大得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了一笔丰富得精神财富,她得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同学们,您们知道孔子有哪些经典名言、教育思想和观点?
【明确】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温、良、恭、俭、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就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不学礼,无以立。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言必行,行必果。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了解孔子2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得创始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幼年丧父,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得政治主张。
政治上——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经济上——维护西周得田赋制度,反对封建田赋制度。
礼制上——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伦理上——主张“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哲学上——主张天命观。
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品德上——做到“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
三、关于《论语》
《论语》就就是一部语录体得散文集,她就就是孔子得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得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得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就就是儒家思想得重要著作。宋儒将她与《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得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语录体:仅指明就就是孔子得话,不写出说话得环境(包括说话得对象),内容大多就就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得一般原则。
(2)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她人)得问题所作得回答。
(3)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就就是以记录孔子得话为主。
四、初步感知《侍座》
1、录音或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2、引导学生正字正音,齐读,把握字音和节奏。
曾晳(xī)千乘(shèng)哂(shěn)铿(kēng)尔俟(sì)
小相(xiàng)比(bǐ)及冠(guàn)者喟(kuì)然莫(mù)
甫(fǔ)沂(yí)舞雩(yú)吾与(yù)点也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异乎/三子者之撰。
由也/为之;求也/为之;赤也/为之小
3、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结合注解整体把握文意。
(讨论交流后,教师点拨。)
A、“侍”就就是倍侍长者,长者就就是孔子,孔子在文中被省略了,没有写出来,就就是学生陪老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
B、本文记叙得就就是孔子和学生们关于立志得谈话。文章先写孔子启发学生谈自己得志向,再叙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等人谈自己得志向,最后写孔子对她们志向所作得评论。孔子问志,四个学生得回答,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就就是有所不同,其实都就就是以“礼治”为中心、为目得得。
C、本文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得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得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得思想、态度。
4、《论语》第一段四行法译注示例
【注音】
【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解词】
【译句】
【注音】
【原文】“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解词】
【译句】
5、重点字词句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因为我比您们年纪大一点,您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