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化学电源
学习任务目标
1.知道化学电源的分类方法,熟悉几种常见化学电源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了解化学电源的广泛应用及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能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角度分析新型电池的研发和利用。
一、化学电源
1.概念
化学电源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分类
3.判断电池优劣的主要标准
(1)比能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电能的多少。
(2)比功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功率的大小。
(3)电池可储存时间的长短。
二、常见化学电源
1.一次电池
(1)负极:Zn,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
(2)正极:MnO2,电极反应为MnO2+H2O+e-===MnO(OH)+OH-。
(3)电解质:KOH。
(4)电池总反应:Zn+2MnO2+2H2O===2MnO(OH)+Zn(OH)2。
(5)优点:碱性锌锰电池比普通锌锰电池性能好,它的比能量和可储存时间均有所提高。
2.二次电池
放电时:
(1)负极:Pb,电极反应为Pb+SOeq\o\al(2-,4)-2e-===PbSO4。
(2)正极:PbO2,电极反应为PbO2+4H++SOeq\o\al(2-,4)+2e-===PbSO4+2H2O。
(3)电解质溶液:稀硫酸。
(4)电池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3.燃料电池
(1)负极反应为H2-2e-===2H+。
(2)正极反应为eq\f(1,2)O2+2H++2e-===H2O。
(3)电解质溶液:稀硫酸。
(4)电池总反应:H2+eq\f(1,2)O2===H2O。
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分析
[探究活动]
高铁电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问世以来,以其绿色环保、放电电压稳定、高比容量等诱人的优势成为电池领域研究新热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高铁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
活动1写出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
提示: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
活动2根据该电池的总反应分析电池工作时,正极附近溶液的pH怎样变化?
提示:放电时正极附近生成OH-,溶液的碱性增强,pH变大。
活动3该电池充电时,应该怎样连接电极?
提示:充电时该电池的正极接外接电源正极,负极接外接电源负极。
[评价活动]
1.爱迪生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Fe+NiO2+2H2O放电,,充电Fe(OH)2+Ni(OH)2。下列对该蓄电池的推断错误的是()
①放电时,Fe参与负极反应,NiO2参与正极反应
②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③放电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为Fe+2H2O-2e-===Fe(OH)2+2H+
④该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入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B解析:①Fe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Ni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则Fe参与负极反应,NiO2参与正极反应,正确;②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错误;③放电时,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Fe+2OH--2e-===Fe(OH)2,错误;④由总反应可知此电池为碱性电池,反应中不能出现H+,只能浸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正确。
2.中国科学院研究了一款独特的锂-氮(Li-N)电池,电解质溶液为可传导Li+的有机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可实现N2的循环,并对外提供电能。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2Li3N===N2↑+6L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锂-氮电池为绿色固氮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B.放电时,Li被N2氧化
C.放电时,乙电极发生的反应为N2+6e-===2N3-
D.理论上该电池每完成一个充、放电周期,电池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C解析:锂-氮电池放电时消耗N2,充电时释放N2,实现了N2的循环,为绿色固氮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A正确;锂-氮(Li-N)电池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2Li3N===N2↑+6Li,则放电时发生反应N2+6Li===2Li3N,Li为负极,被N2氧化为Li3N,乙为正极,电极反应为6Li++N2+6e-===2Li3N,B正确,C错误;根据电池充电、放电时发生的反应可知,理论上该电池每完成一个充、放电周期,电池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D正确。
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分析
(1)充电时电极的连接:充电的目的是使电池恢复其供电能力,因此负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以获得电子,可简记为“负接负,正接正”。
(2)工作时的电极反应:同一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在充电与放电时,形式上恰好是相反的;同一电极周围的溶液,充电与放电时pH的变化趋势也恰好相反。
燃料电池电极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01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模块综合检测.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阶段质量评估(二) 第一章、第二章.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12 第二章 易错强化练(二) 地表形态的塑造.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11 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8 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7 第一章 章末质量评估(一) 地球的运动.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3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 01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23 第六单元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19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14 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课后素养评价3.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 课后素养评价2.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01 易错强化练(一)详解答案.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23 课后素养评价(二十三) .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22 课后素养评价(二十二) .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21 课后素养评价(二十一) .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20 课后素养评价(二十) .docx
-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19 课后素养评价(十九)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