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合成受精卵一胚一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一传粉一受精一实一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抨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抨插:甘薯、葡萄、菊、月季。
(2)嫁接:苹果、梨、桃等果树。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合
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柩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合,以确保成活。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昆虫的生殖: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2.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构和
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的发育也
要经过受精卵一幼虫一蛹一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图I完全变态发育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蜷
虫古、螳螂、嶂螂。
图I不完全变态发育
特殊: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
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螭,这样的幼
虫叫做若虫。
3.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比较
比较相同点不同点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
蝗虫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构、生
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有性生殖,
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
家蚕个时期,幼虫的形态构和生活
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
变态发育。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鲤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
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赊、大睨、蝶螺等。
2.蛙变态发育经过程:受精卵f蝌蚪f幼蛙f成蛙。
3.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4.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5.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
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低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
是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
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
时期(1^)(^)•……(£)…(S)
poKi/
|有蛹期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护理学中级外科护理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特训6 .pdf
- 2025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说课稿 .pdf
- 【《帝普森厨卫哈佛分析框架下财务分析案例》9200字】.docx
- 轻小型铝基光学载荷技术的发展 .pdf
- 2025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 跳水》说课稿 .pdf
- 2025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 .pdf
- 【《荔浦砂糖桔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700字】 .pdf
-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备考06 病句辨析与修改(知识梳理+专项练习+参考答案)2024-2025 统编版 .pdf
- 2024年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docx
- 2024年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