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唐朝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主要表明()A.唐朝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B.中外交流开启唐朝盛世C.唐朝中后期手工业衰落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强D能力提升2.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一流人才。日本政府精选这些人组成遣唐使团主要是为了()A.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B.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C.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D.增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C3.“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4.下列唐朝与外国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A.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C.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A5.唐朝时,随着对外交流的发展,中国的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出现了原产于地中海的莴笋、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其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A.新罗B.日本C.天竺D.波斯A6.碎叶城是唐朝安西四镇之一,但官修史书对其介绍甚为简略,唐朝高僧玄奘却对之有详细的描写:“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种植)糜麦、蒲萄。”如果想要研究唐朝时西域和西亚的历史,我们应该查找()A.《史记》B.《大唐西域记》C.《金刚经》D.《贞观政要》B7.玄奘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译出佛经1300多卷;鉴真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传授佛法,对日本的佛学、建筑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共同贡献是()A.维护了国家统一B.带来了中外文化高峰C.开凿了丝绸之路D.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D8.(2021广州)唐朝时期传到日本的螺钿铜镜(见下图),把南海的夜光贝、东南亚的琥珀、中东的宝石、阿富汗的蓝宝石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五彩缤纷的图案。这体现了唐朝()A.农业发展的水平 B.疆域范围的辽阔C.对外开放的气象 D.社会矛盾的尖锐C9.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国清寺(在今江苏南通如东县)。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A10.唐朝时期的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唐朝对外交通发达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明D.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11.右图为日本高僧空海(774—835)的书法作品。该书法作品可以体现出()A.日本确立起了封建制度B.日本汲取了中国的先进文化C.日本正在向欧洲国家学习D.日本文化已经超过中国唐朝B难题突破12.历史学家许倬云指出,“中古(指魏晋隋唐时期)以来的中国是东亚的中国”。他意在说明()A.中国开始与东亚邻国交往B.东亚邻国商人和侨民聚集长安城C.中国吸收了佛教异域文化D.中华文化大量传播到了周边邻国D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仕途,为唐代文化带来新的面貌。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经过吸收、改造、创新,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史料研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第四单元水平测试(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ppt
-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ppt
- 第6课时 北宋的政治(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ppt
-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ppt
-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ppt
-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ppt
-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ppt
-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ppt
-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ppt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ppt
-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作业).ppt
-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作业).ppt
-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作业).ppt
-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作业).ppt
-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作业).ppt
-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作业).ppt
-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作业).ppt
-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作业).ppt
-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后作业).ppt
- 1.第一单元过关训练(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测试).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