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型Bi2Te2.7Se0.3热电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与Cu连接机制研究.pdf

N型Bi2Te2.7Se0.3热电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与Cu连接机制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碲化铋是中低温区热电性能最好的热电材料之一,在热电制冷方面已得到了

大量的开发。然而,其热电发电应用仍然受到诸多的限制。其主要原因在于商用

区域熔炼制备的碲化铋的机械性能很差、热电转换效率低;热电发电期间需要将

碲化铋热电材料与电极材料进行连接,而目前缺乏适用于中低温热电发电(250℃

左右)长期服役的可靠的连接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首先制备了高性能N

型碲化铋热电材料,然后提出了适用于低温热电发电(100℃左右)和中低温热电

发电(250℃左右)的碲化铋与电极可靠连接的焊接方法。

熔融旋淬作为一种快速凝固的方法,可向材料内部引入大量纳米晶。本课题

首先采用区域熔炼定向凝固方法制备了柱状多晶BiTeSe。随后采用熔融旋淬

22.70.3

制备了BiTeSe薄带。将薄带研磨成粉通过热压烧结成BiTeSe块体材料,

22.70.322.70.3

并研究不同热压温度对于BiTeSe块体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热

22.70.3

压温度的升高,BiTeSe块体材料的热电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在热压温度430℃

22.70.3

的工艺参数下获得最高热电优值为0.91。相比于区熔定向凝固BiTeSe,材料

22.70.3

的晶格热导率降低了65%,热电优值提高了50%。表明熔融旋淬法结合热压烧结

法可大幅度降低材料的晶格热导率,提高热电性能。

采用SAC305钎料实现BiTeSe与Cu的直接钎焊连接,并研究260℃下保

22.70.3

温时间对钎焊接头微观组织的影响,表明Sn元素与BiTeSe反应剧烈,钎焊接

22.70.3

头无法在高于150℃的工作环境下长期可靠服役。随后制备了直径为10-14nm的纳

米银颗粒并制备成纳米银焊膏,实现BiTeSe与Cu的连接。接头典型界面结

22.70.3

构为BiTeSe/AgTe+AgBiTeSe/Ag(s,s)/Cu(s,s)/Cu。研究连接工艺参数对接

22.70.3x22.70.3

头界面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连接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均会显著

促进母材与Ag的界面反应。界面反应过强,会导致接头组织疏松,产生明显裂纹。

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接头的室温抗剪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

的变化趋势。当连接温度T=290℃,保温时间t=30min,压力P=10MPa时接头最

优,抗剪强度达到4MPa。

为进一步改善接头组织形貌,提高接头强度,课题在BiTeSe表面制备Ni

22.70.3

镀层,并采用纳米银焊膏实现BiTeSe/Ni与Cu的连接。接头典型界面结构为

22.70.3

BiTeSe/NiTe/Ni/Ag(s,s)/Cu(s,s)/Cu。研究Ni镀层厚度、连接温度和保温时间对

22.70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温馨提示:本站文档除原创文档外,其余文档均来自于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敬请原作者及时私信给我删除侵权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