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pdf

语文园地三 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现代诗歌的特点。【语文要素

2.正确认读古代文人的名字,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3.能积累描写颜色的句子。

4.能仿照示例,写短诗。【语文要素

5.能积累关于诗歌的名言,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的认识。【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现代诗歌的特点。

2.能仿照示例,写短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现代诗歌的特点。(重点)

2.能仿照示例,写短诗。

3.能积累关于诗歌的名言,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的认识。(重点)

一、单元回顾,学习交流平台

1.单元回顾整理,交流分享。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在

这一单元里,我们感受到诗歌中的美丽世界,大家享受其中。请同学们回顾诗歌内容,

想一想你学会了哪些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走进

诗歌的乐园吧!

2.自主读“交流平台”,交流对现代诗歌的了解。

(1)我很喜欢本单元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2)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

如,阳光是“绿的”,寂静是“朦胧的”,小草“炫耀”着新绿。(“观点+例子”

的表达方式)

(3)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如,“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

里”,让我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依恋。(“观点+例子”的表达方式)

3.仿照书中“观点+例子”的表达方式,再具体说说自己对现代诗歌的了解吧!

师总结:现代诗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诗歌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丰富的想象,

语言表达独特。诗歌表达着真挚的情感。

4.思考: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有哪些?

预设1:鉴赏语言。

预设2:鉴赏形象。

预设3:鉴赏感情。

预设4:鉴赏手法。

5.学生再次朗读,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情感。从本单元的几首新诗中,找出最能表达

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说说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1:《绿》中“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写出诗人对“绿”的

独特感受,表达诗人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预设2:从《白桦》的“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

流苏如画。”体会到作者对白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小结: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诗歌,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现代诗歌的特点,同学们也可以

试着自己写一写。

二、词句段运用第二题

1.出示题目中的两首小诗。

(1)指导学生读正确,相机正音“融冶”,并理解此词。

(2)比较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画出“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融冶的风”“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要点:都是用罗列事物的方式表达。

2.小组交流,唤起经验。

你的记忆深处有没有难忘的经历?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事呢?仿照示例,试着写一首短

诗吧!

预设1:春天的夕阳下和爸爸一起去散步。

预设2:秋天的早晨,秋风习习,天高气爽,学校组织我们秋游。

3.让学生从两首短诗中选择一首,仿照示例,写一首短诗。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不

受示例形式的限制,自由表达。

4.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仿写或创作的短诗,出示合作要求。

(1)按序分别朗读自己仿写或创作的短诗。

(2)小组推荐优秀的诗作(有真情实感,语言表达独特,能分行写),在班级朗诵。(数

量不限)

5.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现代诗歌语言表达的独特。

三、日积月累

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是否能够将名言读正确。

(1)指名读,随机正音。

(2)同桌互査名言朗读。

2.合作学习:理解名言。

(1)任选一句名言,结合课本中或自己摘抄的诗歌,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理解。

(2)一位同学说完后,其余同学可以补充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加微信wkl436858),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